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21小时穿越全攻略 |
[游记]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21小时穿越全攻略 |
2007-07-16 live.com |
December 13 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21小时穿越全攻略 今年五一长假伊始,在某一个清晨告别了沉睡的北京城,登上开往密云的980路空调车。 正午时分,来到古北口长城脚下。看着黑了我一大笔的小面包车绝尘而去,自我安慰说都是出来混的,都不容易。 遥望,群山上点点翠绿尚未连接成片,山上的古城墙,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光。哪知走近一看,心中蓦地泛起一阵寒冷。原来古北口长城衰败不堪,外层城砖早已荡然无存,内层砖石也损毁殆尽。人为的破坏,使原本高大宏伟的明代长城变成了如今断砖黄土交融、杂草灌木丛生的残破景象。想必失去了外层的保护,风化侵蚀会更加迅速,这段长城最终难逃土崩瓦解的命运。 沿着墙边土路,小心翼翼,缓慢前进。 没多久,在一座破败的敌楼上,遇到了一群正在午休的旅行者。8、9个年轻男女,正在享受阳光和野餐的快乐,悠闲而惬意。一眼看去也尽是三夫淘来的装备,呵呵,同道中人呢。过去打了个招呼,才知道也是徒步去司马台的。互祝好运后,我独自上路。 1 PM,停下来休息吃午饭。这时候北风大概3到4级,光秃秃的长城上飞沙走石,让人想多歇一会都不容易。 来之前听说过,从古北口长城向东至金山岭长城中段之间,长城南面的山坳里建有军事基地。在这段3、4个小时路程上,长城有好几处被人为阻断,而且还设有解放军战士把守的哨卡,游人在此必须下山,绕行长城北边的山间小路。甚至听说曾经发生过解放军战士没收老外相机、毁掉胶卷、并且赶下山去的事情。让这段长城更加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也让众驴友甘愿以身犯险一探究竟。 果然,在一座只剩两面墙的敌楼上,两名身背冲锋枪的解放军战士,客气的要求我下山走小路去金山岭,并且拒绝了我合影的请求,一副坚决执行命令的架势。 山中的小土路,在荆棘丛中向前延伸。因为天热,我只穿了短裤和没袖背心,一路有遭千刀万剐的感觉。半小时后,在一座不知名敌楼下,发现上面5米左右高处有个窗口,外墙上有一条横梁和几处脚窝可以攀登,而且地面上竟然整齐的码着一尺来高的砖头。嘿嘿,肯定以前有人从这里上去过,于是放手一搏…… 几分钟后,我已经坐在那个小窗口上了。当走出这座敌楼时,眼前的风景令人震撼,只见金黄色的长城在绿色覆盖的群山之中蜿蜒起伏,奔向云雾缭绕的东方。忍不住大吼几声,身上轻松了不少。想想终于登上了军事禁区里的长城,可以大饱眼福了,幸运哪…… *^^* 并不像想象中的,登上长城就可以一览南边军事禁区的全貌了。实际上,除了一个小小的人工池塘和一座小桥,以及几条水泥路、几座远远山顶上的炮楼,我没看见什么特别的,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是一路上长城被人为的设置了障碍或者完全被中断,让我反反复复的爬上爬下,倒也增添了几分情趣。 4:25 PM,见到了金山岭长城的界标,心里踏实了一点点,感觉快走出禁区了。这里长城时而窄仅容身,时而宽大陡峭,保存的算是比较完好。长城上一种很特别的掩体墙越来越密集,这在慕田峪也见过不少,不过那里的是80年代以后重修的。 半小时后,登上一座矗立着几道残墙的高大敌楼,我独自站在中间半人来高的碎砖堆上,让从四面吹来的风带走身上的汗气。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置身在空寂的群山之中,看晴空万里白云涌动,觉得实在很享受…… 正美着,无意的一瞥,却如同当头一棒让我惊吓得差点从砖堆上滚下来——原来前方仅隔一座三眼楼的几百米外,两名身着绿军装、身背冲锋枪的解放军战士正在巡逻,朝我这边走过来了! 马上跳下砖堆,藏在一堵断墙后面,套上深色外套。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发现了,可恨的红背心啊!当时真是身陷绝境了,躲没地方躲藏没地方藏,就算原路撤退也会轻易暴露自己,再加上这段城墙足足有4、5米高,外层完整,想悄悄下去也不容易。一筹莫展之际,探头张望了一下,呦?没人了?! 我心里暗骂一声,难道他们已经发现我了,进了前面的楼子,在那里憋着我不成?真够狠的。对耗了10多分钟,我有点绝望,最后决定就认倒霉吧。于是假装若无其事的走出掩体,慢悠悠的走过去,等着束手就擒。哪知进了楼门洞,一个人影都没有!直到走出三眼楼,我才发现长城内侧有一缺口,一条小路从这里通往山下的军事禁区,我猜那两名战士很有可能从这条小路下山去了,害的我瞎紧张了半天。本以为这就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哪知马上应验的却是另一句话,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0分钟后,我坐在一段掩体林立的陡峭长城上休息,突然身后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离我不远处停了下来。我回头一看,是两个战士!这回倒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逮了个正着! “你从哪里上来的?!” 一个三道杠坦率的问。“我……我从……” 我能告诉你我从古北口那边就上来了吗?切~~~ “我刚上来啊,还没走多远呢,呵呵!这儿已经是金山岭了吧?” 我以退为进,企图蒙混过关。 “这里属于军事禁区,前面不能再走了,路也不通,而且还有哨卡。请你从哪上来的,就从哪下去。” 三道杠心平气和的说。我识相的不再狡辩了,其实再说什么肯定也都没用,于是他们两个“押送”着我慢慢向回走。我边走边四处张望,这金山岭城墙4米高不止,想下去谈何容易啊,直到最后才侥幸的找到一处慢慢出溜下去。没想到,两个战士对我的身手一致喝彩,三道杠还幸灾乐祸的问我以前是不是军训过? 奶奶个熊! 下城没走多远,军事禁区的尽头到了。6:00 PM,进入开放的旅游区,路越走越整齐,看得出有些路段是重新修过的。大约半小时后,进入金山岭长城的中心地段,在一个宽阔的平台上见到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片头在此地拍摄”。我就纳闷了,这是哪年的片头呀? 太阳西沉,红彤彤的不再刺眼。在被称为库房楼的双层巨无霸敌楼附近,遇到了一群有趣的上山拍日落的摄影发烧友,拿的长枪短炮各式武器我一样也叫不上名字来,只有眼馋的份~~~ 有种犯罪的冲动~~~ 很快太阳就落山了,投射出最后的光芒映红了西天,霎时彤云飞舞,美的令人动容。突然想起那个叫紫霞的女孩,颤抖的双唇中缓缓道出,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 再无暇赶路,拿起相机,疯狂拍摄。只可惜彩云易散终难挽留,没过一会儿天就黑了,风也刮起来了,这才发觉还没找到地方住呢。一直走到需要打手电的时候,来到一个破旧得没有顶,只剩几段破墙的楼子上,看看地图,这里叫做西方台。估计再走也找不到条件更好的了,好在这里还算平整,于是就在背风的墙脚下清理出一小块容身的空间,安营扎寨。五月天里,晚间最低温度也在10度以上,一点不觉得冷。可是当晚风沙很大,这点让我很担心,担心明天一早不被活埋也变成兵马俑了。 填饱肚子钻进睡袋,看着夜空中淡如烟雾的云彩,被风刮的渐渐消散,露出了深湛的夜空和亮晶晶的星星,一阵莫名的开心。风力不减,夜空逐渐变清澈,流星很多,横一颗斜一颗的飞着,可惜什么愿望也不想许。眼睛看到累的时候,困倦悄然而至。 风一夜未停。 刚过凌晨4点钟,从来时的路上,传来了细碎的人声,有高有低但明显都很兴奋。天稍稍有点亮了,我仔细分辨,觉得那些人声好像是从远远的库房楼那边传来的,没错,还有手电光呢。我想就算是拍日出,那也犯不上这么早上来吧!为了表示一下抗议,我用力的打了个喷嚏,希望他们听到,这山上还有人没起呢。 一直躺到快5点,再也没睡着,看天色越来越亮,只好起床。5:31 AM,太阳露头了。听见后面远远的人群中一阵欢呼,呵呵,这帮人不容易啊,冻了一个多钟头总算等到了。 山里的清晨寂静如水,空气清新湿润,山谷里雾气浓郁,远处的景色都是隐隐约约的。阳光柔和温暖,照在城墙上,呈现出鲜艳的菊红色。一路畅行无阻,经过黑楼、小金山、大金山到达拐角楼。就是不太确定著名的将军楼到底是哪一座,据说外形如灵柩,里边有房有厅,四通八达,可在我看起来哪一座都长得差不多。 到达“麒麟影壁”楼时,本来想登上天井瞻仰一下神奇的麒麟影壁,可发觉若徒手登顶极为艰险,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只好作罢。转念一想,若不是北方气候干旱,再加上麒麟影壁位置特殊、能够攀援而上一睹芳容的人寥寥无几,它又怎能经过40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看来想要完成不留遗憾的旅行,似乎是很难的。 一路风光无限,倒也并非我一人独享。迎面遇到一些游客,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印象比较深的有那么几男几女一伙人,都是学生,个个衣着光鲜,手里拎着矿泉水和零食,问我沿长城去古北口要走几个小时。我回答说走到夜里就能到了,他们一听,说什么!原本打算到古北口吃中午饭,下午回北京的。我一听这话,才知道什么叫后生可畏。一个瘦高男孩还一个劲问,走快点还有没有希望,我说也许吧,祝你们好运。 接近早晨7:00的时候,进入西司马台长城地界。隔着水库远望东方,对岸的山梁之上,长城直插云霄,气势如虹。制高点上,瘦削的仙女楼与巍峨的望京楼并肩而立依稀可见。这种全貌,是人在登东岸长城时无法看到的。8:35 AM,碧绿平静的湖水终于进入我的视线,旅程到达了终点。 一段旅程的结束,很难说不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是吧。 |
转自:http://thatroad.spaces.live.com/Blog/cns!9FDD4B38F9629169!493.entry6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