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资料淡水小镇 |
[游记]资料淡水小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的淡水,山河環繞,景緻優雅,人文薈萃,每到假日,舟車頻繁,眾多的遊客來到這裡探尋淡水,但卻很少人真正感覺到淡水。 淡水銀行分行之始─淡水出張所 淡水出張所為台灣銀行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於淡水設淡水支廳出張所,初稱台灣銀行滬尾出張所,辦理公庫事務,為本鎮有銀行分行之始。 後因業務發展,改為支店;日據末期因淡水港務退落,轉由華南銀行接辦;民國三十八年,復設台灣銀行辦事處(今中正路63號);後又改分行,而於 民國五十九年結束營業,業務改由台灣銀行北投分行處理。 淡水庄役場 原淡水支廳滬尾辦務署,經日本輾轉改制,遂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淡水庄役場落成,乃今淡水鎮公所之前身。 戍台夕照-聖多明哥城 十七世紀(約明朝末年),西班牙人因所處位置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遂據此建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後歷荷蘭、明鄭、清朝及英國等之手 ;圖中右上角為英國承租時,懸掛英國國旗,迄至民國六十九歸我國所有,今則高掛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 滬尾砲台大砲之一 歷中法戰役,劉銘傳深感台灣海防之重要性,以滬尾、澎湖、基隆、安平及旗後等要隘,奏請築砲台,並向英商怡和洋行購砲,而滬尾砲台配置有 十二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十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及二十一公分口徑克魯伯後膛砲二尊,成為當時台灣最現代化的砲台之一。 淡水河之舢舨 舢板是中國小型的帆船,淡水河上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船身多以梢楠、樟樹等製成,長10公尺,寬2公尺;上覆半圓竹席為遮陽避雨之用。行船 至水深處,船夫通常操作二支櫓棹,水淺處便以竹桿代替。 告別年代之油輪 告別年代之油輪,淡水港因淤淺影響船隻航運,加以港口機能由基隆港取代,港務漸趨沒落。圖為日治昭和十六年(1941,民國三十年)仲夏 ,一艘隸荷蘭籍之三千噸油輪乘著滿潮駛出淡水港,宣告終結淡水這有名無實的國際貿易港。 台灣第一所西學學校 圖中為禮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開學,馬偕博士親自設計督工所建,其經費乃因其回鄉述職教學情形為「在大榕樹下,蒼空為屋頂」,故鎮 民慨然捐資。馬偕博士返淡水後,購砲台埔地建校,並以故鄉「牛津」為校名。牛津學堂開學日孫開華、台北知縣、其他清吏、外賓、信徒等多人 參與慶祝。牛津學堂乃台灣第一所西學學堂。內政部於七十四年公佈禮學堂大書院為第二級古蹟。 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淡江大學 淡江大學前身為民國三十九年革命志士張鳴創辦之「私立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民國四十七年為「淡江文理學院」,至民國六十九年,正式改 名「私立淡江大學」。圖中淡大之宮燈大道乃民國四十五年完成,華燈初升,此詩情畫意之地,是學生最愛結伴散步的風景勝地呢!! 台灣本島第一座燈塔-望高樓 原位沙崙西北端,於嘉慶元年(1796年,見福佑宮之石碑「望高樓碑記」),淡水居民集資所建,作為導航指標之石砌燈塔,乃本省有燈 塔之濫觴。但在光緒十年(1888)清廷另於油車口建淡水燈塔,望高樓便任其荒棄;爾至民國三十四(1945)年太平洋戰爭末期,駐淡水之日 軍,將其石材充作堡壘,望高樓遂消失於歷史軌跡裡。 淡江吼濤-淡水燈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3b1bf010007mf.html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