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和 |
[游记]太和 |
2008-05-22 sina.com.cn |
境域位置。太和乡地处东经107°18′,北纬29°31′,乡域幅 员面积45.62平方公里,距城区公路里程40公里,为混凝土砼路面直通城区。 历史沿革。清代称太和场,以该地寺庙太和殿得名。乾隆五十一年就有太和场之称,为涪陵第五里长里,由蔺市镇所辖,居大梁子山脉焦岩附近,定为太平场。太平年间,由于山形崎岖,连年遭劫,将太平场迁居大蛇场,大蛇场位于大梁子山脉中部,地形高而非常险要,居悬崖之上,由于地处深山密林之中,每年不可避免要遭几次浩劫,于同治二年,将大蛇场迁居太和大殿定居,改名为太和场。光绪三十二年,太和为正南区,由铜锣镇所辖,宣统三年,太和属庙垭子区第三区所辖,1931年置太和乡,1940年撤销,1942年复置, 自然环境。本乡属后山低山、浅丘和中山区域。境内南部边缘大梁子山脉顶峰焦岩,海拔1165米,为全乡最高点,在北部的雷臂山峰,海拔907米,西部安平寨尖子山峰为900米。林口河坝,小坝的刘家坝,白果村的岩脚为全乡海拔最低,但都在700米以上,政府驻地在境内中部,海拔100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3条,一是小坝河,发源于小坝,流径小坝、石干2个村,流入卫东水库,经林口村注入蒲江河,境内总长4公里;二是双河,发源于石干村1组大梁子山,位于本乡中部、流经石干、林口2个村后,注入卫东水库,境内全长4公里;三是水利河,发源于白果村3组,横穿白果村后汇入蒲江河,境内全长3公里。乡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3.8℃,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27.8℃,最低气温-2℃,但时间短,年内无霜期长,在320天左右,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在1200小时左右。境内的土壤主要以灰棕紫色泥和暗紫色泥,大部分为酸性,少部分为咸性。 资源优势。境内地处107°18′,北纬29°31′,处于起伏不平的浅丘和后山,有山川和田野,基本形成三级阶梯,东南向西北走向,在大梁子山脉焦岩脚下,物产比较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1958年全县有8900多人在小坝、白果等村修建103个高炉,大炼钢铁,时间长达1年多的时间,由于当时是用当地的木柴作燃料,温度达不到要求,炼出的铁比较少,但给太和乡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当时修建的高炉遗址至今尚存。 境内3条主要溪河常年流水不断,有水库2座,山坪塘105口,总蓄水量72.03万立方米(不含卫东水库),可灌稻田2533亩,2004年末,全乡有耕地面积8858亩,其中田4005亩,土4853亩,人平耕地1.687亩,森林面积2673.3公顷,覆盖率46.65,境内经济林木,野生植物和野生中药材具有很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境内土特产主要有山茱萸、野生蕨台菜(龙爪菜)、烤烟、青菜头、野生黄连等。 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无工业企业污染,空气清新,四季气候分明,冬可赏雪、夏可避暑纳凉,旅游资源丰富,是避暑休闲渡假的理想去所,辖区各景点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辖区内主要景点有:(一)太和麟龟竹海,位于太和场1公里处,有250亩茂密楠竹林场,林涛如海,凉爽清香,眺望四周,群山叠秀,是观光休闲,消夏避暑佳地。(二)卫东水库景区,距太和乡政府驻地6公里,1970年动工修建,1978年竣工,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水库大坝高42.5米,长153米,坝顶宽6.5米,大坝内用泥土碾实,外面用条石,里面用石块水泥灌浆彻筑而成,水库四周山青秀丽,库中水质纯绿(待开发)。(三)大梁子山景区,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景区与武隆县交界,大梁子山顶峰焦岩,顶峰海拔1165米,为绝壁悬岩,悬岩中心有一古洞,洞内有观音、土地、三王神像各一尊,景内植被丰茂,自然生态良好,林海如潮,顶峰可眺望涪陵城,脚下群山叠秀,美不胜收,是登山旅游,观景消夏避暑佳地(待开发)。(四)古洞景观,主要有林口村2组的观音洞,此洞修建时间无法考证,据载民国二年,四邻乡亲在此修建庙1座,供有高3米的观音像1尊;其次有白果3组的6个古洞,洞口直径各不相同,深度约有3公里,相传明朝末年跑缀,太和所有的肖姓人氏在此洞避难,方才未被杀绝(待开发)。 经济发展。境内农业种植主要起源于明清,解放前夕绝大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缺吃少穿,有5.5的人占有75的耕地,新中国建立后,农民拥有了土地,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推广了科学种田,粮食大幅度增长,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和乡仍然属贫困地区,1998年复置太和乡后,大力实施了“扶贫工程”,全乡干群团结奋战,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1999年实现了越温达标,全乡农民纯收入达1530元,此后,又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通过外来投资业主开发农业,以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步伐,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974115010004wv6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