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侯祠、草堂、春熙路 |
[游记]武侯祠、草堂、春熙路 |
2007-07-16 live.com |
成都游记II:武侯祠、草堂、春熙路 第二天起来,吃了一碗红油很厚但是不怎么辣的米粉之后赶到新南门车站,发现到晚了,本来想去三星堆的,但是一看去三星堆的车只有两班,上午8点左右和下午15点左右,刚好我们到的时间不早不晚,因为对三星堆大概花多长时间心里没底,于是临时改变计划,先去逛逛成都市内的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武侯祠在成都市区西南,门脸儿不小,门票60(后悔俺的学生证给交回学校去了……),不过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的门票设计还是挺周到的,门票上推荐了两小时游览路线和三小时游览路线,因为时间宽裕,所以照着三小时游览路线走了一圈,不过走了之后感觉一般,因为三小时游览路线比两小时游览路线多出来的都是一些现代所仿建的若干亭台等等,可看的价值不大,两小时路线已经足以涵盖武侯祠的精华区了。 武侯祠其实是三国蜀汉集团的君臣合庙,虽然合并在一起,诸葛孔明的名气似乎比刘备要大得多,以至于这个地方一直都叫武侯祠,各种对联也都是以对孔明同学的歌功颂德要多一些。不过坦率讲,武侯祠给我的感觉并不十分吸引:都是一些工艺水平一般的木偶泥塑,倒是有个三国历史文化馆值得一看,里面有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日常生活等等的介绍,附有很多文物,颇可以忆古抚昔一番。另外喜欢书法的同学估计对前后出师表会感兴趣的,笔走龙蛇,剑拔弩张,据说是岳飞岳爷爷手书的。 武侯祠出口处就是锦里小街,典型的旅游步行街设计,有旅游纪念品和各种成都土特产等等。逛累了可以在这里小坐一会儿。介绍上说这条街颇可以体现成都人的休闲情趣,可能俺到得不是时候,呵呵,看见大多数人都是像我这样手拿地图东张西望行色匆匆的外乡人。 出了锦里,直奔杜甫草堂而去。相比香烟缭绕的武侯祠,草堂少了几分烟火气,多了几分清幽之感,青竹绿水,幽静宜人,据说杜甫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闲适的一段时光,看来此言不虚。竹林深处复原了当年杜甫的住所,厅、堂、房、院一应俱全,啧啧,三室一厅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嗯,要是俺也住在这种地方,每天对酒当歌,也是蛮写意的,除了不能上网外没啥不称心的,:P。院落里一群老外等导游哇啦哇啦讲完后,立刻四散开,跟俺一样好奇地到处乱逛,看看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大文豪平时吃喝拉撒睡的地方都是啥样的,个个手执相机,状如狗仔,:P。 杜甫草堂北面有一处新发掘出来的唐代村居遗址,对考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有点像兵马俑馆,屋子中间是考古发掘的那个大坑,人就在周围绕着参观,遗址的排水系统都清晰可见,墙壁上还挂了几套唐代的服装,文官武将朝服便服一应俱全。 从杜甫草堂出来再奔春熙路,据说这是到成都必看的一条路,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到了那儿一看,嗯,确实很像,商铺林立,热闹繁华,而且还有哈根达斯,中间有一个广场,还有孙中山先生的坐像。——不过麻烦也在于确实太像了,都看不出来成都的特色,感觉如果不是来来往往的人嘴里说的四川话,就跟北京的哪条大街差不多。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觉得琴台路可能更值得去逛逛,比春熙路更能体现出成都的特色,呵呵,琴台路以后再谈。 春熙路的顶头有一家“龙抄手”老字号,可以在里面品尝成都的各种传统风味小吃: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夫妻肺片等等。据说春熙路还是哪儿可以看原汁原味的川剧表演,不过俺们时间有限,只好忍痛割爱。 |
转自:http://liuxiaoliu.spaces.live.com/Blog/cns!A929B45DA191547D!205.entry5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