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之行(三)在锦里回忆 |
[游记]成都之行(三)在锦里回忆 |
2008-05-22 sina.com.cn |
原本五一的计划是去大连的,结果却去了成都。 因为媛媛,还因为株株之前的话: “如果你来,我们去武侯祠。翻墙过去!:)” 4号那天,雨把被暴晒了几天的成都城浇了个精透,湿湿的空气中,我品出了与重庆不同的感觉,雨中或是雨后的重庆有很粘人的湿,湿气在全身的每个毛孔里缠绵着慢慢的渗入到骨髓,寒便从骨里透了出来。而临近重庆的成都,下雨之时,湿气却是很干脆的只停留在表皮,感觉凉,但却不觉得寒。 株株说,那大概是重庆有江的缘固吧。 在锦里街里瞎逛,竟发现了西安书院门的影子:都是仿古的建筑,兜售的纪念品也十分相似。像米上刻字,在书院门那打出中华第一家的旗号,我以为就只有西安才会有那样的小摊,没想到成都也有。呵呵,敢情是开了分店的了。 在屋檐下等待雨停。三人围在一起无聊的拍起了脚,然后大笑,再然后相互打趣。旁边有一小伙带着重重方言的普通话在与朋友聊着天,与媛媛同时看向他,而后又同时对视,再然后用填满了棒棒糖的嘴同时说:“东北人!”再再然后各揣心事的仰天大笑了起来。 我们的心事,株株不懂,但我懂得媛媛的,媛媛也懂得我 锦里虽是仿古的街道,但也不乏有现代的时尚元素。酒吧、咖啡店随处可见,特别是店外颜色鲜艳的高脚椅子,显眼的摆在“古老”的锦里街道上,远远看去,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一个叫四方街的酒吧,入口只是一个小小的门,之后是一段向上延伸陡陡的木梯,看不到梯的尽头是什么,也许会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呵呵,想起了陶先生的《桃花源记》。好奇心促使我的脚要向上迈,但我的记忆却牵制我不再向前--去年10月跟麦麦、海海在西安回民街的榜眼府里,进入其中的一处厢房,类似的陡陡的木梯向上延伸,走到了尽头,伸头与楼上的地板平视,入眼的是一张木制的暗朱红色的床,床上是麻制的帐与丝绸的缎被,床的旁边是一张梳妆台,台上的铜镜因年代已久而有些阵旧,镜下是个木制的首饰盒,虽然色彩不在,但精致的雕刻图案还是能看得出那时工匠的高超手艺的.梳妆台的对面是一扇小窗,从窗向下看,是府内的大院,向上与远看,却只有蔚蓝的天与不远的屋脊,这些深灰色的屋脊挡住了更远的视线,我仿佛看到了深闰浅出的大户千金们托腮侧耳伶听由远处传来的繁华,这些繁华永远与她们无关. 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静,所有的东西都静静的放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如严肃而忠诚的士兵一般,仿佛在静静的等待着房间主人的归来,谁想早已物是人非,时间已过了千年,它们的主人恐怕早已转世投胎了n次。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927f010003s9.html1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