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丹蹊访道游记之武夷山 踏寻白玉蟾的足迹(续一)

[游记]丹蹊访道游记之武夷山 踏寻白玉蟾的足迹(续一)

2008-07-01    netsh.com

借我睡觉做春秋美梦的工夫,介绍一下白玉蟾祖师的生平和他在武夷山的活动……
……
(丹蹊注:以下部分资料取至网上改编整理)

白玉蟾,南宋道人。本姓葛,讳长庚,祖籍福清,生于琼州,其母白氏以玉蟾应梦故名。白玉蟾是金丹派南宗第五祖,推动了内丹理论发展,是道教史上颇受称道的人物。白玉蟾除了是一位在道法上有卓越成就的人,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诗人和艺术家。 他擅长书法,工于隶篆、草书,尤好梅竹兰,有学者称他“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白玉蟾一生还写了大量的诗篇和丹经典籍。白玉蟾在文学、道学理论等方面,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有重大的建树,特别是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有着特殊性的地位。

据传白玉蟾天资聪敏,童年时即熟读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诸经,10岁考取童子科,可见白玉蟾聪颖过人。年仅11岁的白玉蟾在罗浮山向“泥丸真人“陈楠学道。相传他20岁时即能够呼风唤雨。在他19岁那年就寻师访道来到武夷山,白玉蟾一生对武夷山情有独衷,尤其是止止庵,一生共计有十三年长住与此。晚年的白玉蟾,声名日隆,道法更加精深。武夷山,群峰劈地而起,秀拔奇伟,千姿百态,境内九曲溪三弯六折与山峰之间,两岸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石峥嵘,山水交相辉映,勾成了一幅“碧水丹山“的美景,这一切都吸引了白玉蟾。白玉蟾也乐居其中“年来欲问长生决,止止庵中养太和。”

生活中的白玉蟾赤脚蓬头,餐霞饮露,一派仙家风度。登坛说法,吐语不凡,挥毫命文,思量若泉涌,三教书籍,谈吐文章,频频引经据典,令人瞠目结舌。他时而舞剑、试茗,时而抚琴、书画,时而饮酒、交游,时而炼丹、祈雨,时而驱邪、治病……

正如台湾道教学者萧天石先生在辑编《白玉蟾全集》时评价白玉蟾那样“为道家南宗正统,丹鼎中最杰出之仙才。自幼厌秽风尘,臊膻名利,慕长生久视之道,喜神通变化之术,长游方外,沉潜性命,尽得紫阳、泥丸之密旨。宗大易而道阴阳,尊德性而趋禅樾,世称其出入三氏,笼罩百家,乃神仙家中震古烁今人物” 。

武夷山在道教史上高道频出,白玉蟾与武夷山道友交游酬唱广泛。今纪录于下:

白玉蟾在武夷山栖止期间,黄季长、陈丹枢、刘妙清、苏森、陈洪范、詹琰夫等与之交往甚密。
黄季长是见诸《白玉蟾全集》中首位为之作文的武夷道士。黄季长善治痈疽,白祖热情洋溢地称赞他:“今黄季长之为人,则榆拊、扁鹊辈也;”

陈丹枢(丹枢先生)、刘妙清(刘心月)是师徒俩,在武夷五曲云窝铁象石上结庐修炼,绝粒辟谷。白玉蟾《云窝记》云:“丹枢陈先生辟谷不粒,年已七、八旬,方瞳漆发,其颜犹童,未知何许人。而终日凝神不语,兴寝笑谈与常人异,所附身仅一破衲。”刘妙清,东阳女道人,身甚贫,年少美丽,不幸沦落风尘。末后猛省,入武夷山欲师事陈丹枢。陈丹枢以修道艰难清苦试探她,“历试以枯淡,复语之以风俗薄恶,又言居岩谷之难如此,学道业之难如此,诛茅戮草之难,馈粮给膳之难”。刘妙清沉默良久,坚定答复云:“粝粒可以为粥糜,弊纨可以为垢衣,藜藿可以餐, 芋可以炊。但欲觅片地可以安茅茨,编兰而为蓑,榾柮之火亦可煨,无使雨我头,无使霜我肌。父母未生前,寒暑何所思,枯骨既火后,无复可诉饥。山中已如此,辨道亦可宜。”这种恬淡简朴的修道精神深契陈心,因为陈丹枢本人就是“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所以他最终接纳刘必清为徒,“妙清亦作数椽茅屋,栖附先生之庐,取名曰棘隐。盖取何仙姑所谓‘幽居山林间,荆棘隐此身’之句。青松翠竹,潇洒修然,鹤唳猿啼,寒烟漠漠,风魂月魄,潇洒无际,此棘隐之乐也”。 白玉蟾对陈丹枢、刘必清之道行诚然心有戚戚焉,以至于不惜笔墨,为陈、刘师徒做了《云窝记》、《棘隐记》、《题丹枢先生草庵》、《题刘心月刘妙清入水而逝吊以一章》、《棘隐壁三首》等诗文,赞许他们清心寡欲、自然道化。

武夷山冲佑观主管苏森。苏森自号“懒翁”,白玉蟾喜与之交好,结为至友,作《孏翁斋赋》、《见孏翁》、《赋呈孏翁二首》、《薄暮抵孏斋 酕至醉迟明有诗以控感怀》、《呈孏翁六首》、《又和孏翁》等以赐。苏森则作《跋修仙辨惑论》,记述了白玉蟾的一些事迹。

陈洪范,字天锡,道号造斋,住居“武夷之山,元化之洞,冲佑之观,静廉之庵”,“生平于琴书外,偏有橘僻(‘僻’通‘癖’),酷嗜橘林,又多种橘”。陈天锡托人请白玉蟾为文发明橘隐之意。白慨然应允作《橘隐记》,洋洋洒洒近千言。文中谓:“古人所以隐于松者,盖欲示其孤高峭劲之节;古人所以隐于柳者,盖欲彰其温柔谦逊之志。”“吾意其(陈洪范)所爱者,非爱橘也。盖喜吕真人譬金丹之意。”

詹琰夫,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人,字美中,世代簪绂,胸怀宽广,时人谓之为英杰,平时好道,一旦感叹浊世仕路多厄塞,不如结方外友,从事井灶砂汞之学。适逢白玉蟾自广闽出而至武夷,有披榛诛茆之意,颇契詹美中求道之胸臆。于是,詹琰夫出余财余力,搜访止止庵旧地,辟几百年不践之苔,刬三五里延蔓之草,于嘉定丙子之王春(1216年)重建止止庵,并延请白玉蟾居此主持。
……

转自:http://sh.netsh.com/bbs/21308/messages/8658.html77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