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银川之一(西北游之一) |
[游记]银川之一(西北游之一) |
2008-05-22 qingdaonews.com |
金秋九月,从青岛乘“夕阳红”专列,开始了西北之游,第一站便是宁夏银川。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黄河流经400公里,滋润着千里沃野。人说“天下黃河富宁夏”,此情不假。宁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黃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峻峭的山脉、雄浑的大漠、苍茫的高原,及美丽的绿洲、湖泊。古老的黄河文化、奇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回族风情,融为一体,如诗、如画。 首先驱车前往西夏王陵,这里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与古印加文化和玛雅文化的消失一样,中国古代曾盛极一时的西夏在公元13世纪突然消失,给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谜。近千年来,神秘的面纱一直笼罩着此地。因西夏王陵的发现,西夏文明才重现于世人眼前。 王陵坐落在贺兰山下一片奇幽荒凉的草原上。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有9座帝陵、250多座陪葬墓。帝陵按时代先后,从南向北排列,陪葬墓则在周围。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墓最宏大,在首位。每个陵园都是一个完整的群体,四角有角楼,园内有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灵台,四周神墙环绕,占地皆达10余万平方米。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山洪爆发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原因何在,至今也是谜。 王陵不仅是西夏荣辱兴衰的历史痕迹,同时也是党项民族文明的见证。《古冢谣》曰: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低犹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陵区出土了九座石像碑座,为正方体人像。石座三面雕刻出曲膝跪坐的力士形象:形体粗犷、全身裸露、举手上托、瞪目咬牙,将西夏民族那种强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西夏人剽悍骁勇,曾经和辽、宋分庭抗礼上百年。成吉思汗六次征战均失败,因他负重伤而死,蒙古人后来便对兴庆进行屠城,把所有的西夏人变为了奴隶,几乎毁了西夏所有的典籍。蒙古人为他所灭掉的每一个大国都编了史书,唯独没有西夏的。于是它便成为一个神秘的国家、一个远去的王国。
|
转自:http://blog.qingdaonews.com/u/7389/archives/2008/190289.html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