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齐云山之行

[游记]齐云山之行

2007-07-24    rlwx.net

齐云山做为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位于黄山市西33公里处休宁县境内,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而在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今全山有宫、殿、院、坛、阁等108处,道房12家。山中有36奇峰,72怪岩。山奇、岩怪、水秀、洞幽为齐云美景。历史上齐云山与黄山并称,有“新安多佳山,而齐云岩与黄山白岳相对,细看从来无厌时”的佳句。正好,我有幸在春天的佳日里与厂文协一行人来到了这片风景独秀的佳地。

山 岩

齐云山的道教、绘画、攀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每到一峰都能寻到各种题词,几乎每往一洞,都能观到各样刻铭。

一路上,我一直都在有些的抱怨,安排的时间实在太挤,你留连下来反复的凝望、探究是不能耽搁的,可那些形态各异的山岩水洞却像幼儿般的渴望你亲切的抚摸与拥抱。以至每行一处,每观一景,我都是频频含情的回首,如告别我熟识已久的老友般的不舍。

来到山中的石门寺,这座始建于唐元和四年的寺庙仍宏伟壮观的矗立着。走进寺内,便看到了历代雕刻佛像和许多道家绘画。其中最著名的还有明代唐伯虎撰文的石碑。这些历经风霜的碑刻,带着几许沧桑,让每一位过往的游人都会从中领悟出不同的心情与感慨。

齐云的山是无与伦比的。站在高处,峰峦四起,峭壁耸立。飞云、流泉、佛光四时变幻,绚丽多姿。齐云的岩是独一无二的,奇峰、怪岩,岩岩皆景,洞、涧、池、泉遍布其间。层层朱砂岩,灿若红霞。

引用乾隆皇帝的赞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我想齐云山是当之无愧的。

天 籁

第一次看这暮色中的山峦,第一次在登山中听到如此亲切的天籁之声。齐云山,也许你不是最美,但你是温柔而秀丽的;也许你不是最高,但你是挺拔而辽阔的。这次,我如此亲切的的与你贴近,用我的耳,我的眼,我的鼻,乃至我的全身心去贴近你,去感受你,你微笑的敞开胸怀,为我。

登上齐云山海拔585米的最高峰,已快是傍晚时分了,稍作休整,便齐装下山。我们沿原路返回。如果说上山是新奇的,那么下山便是让人回味的了。正如揣摩一幅优雅的画,耐心去体会画中的灵魂,便会有许多更新的发现。这次齐云山之行即如此。所以我更喜爱这暮色中的齐云山。

当暮色一点点逼近,并由远而近时,朦胧的远山显得更加空寂。一场匆匆过去的雨,打湿了所有的背景。花儿把一些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间。一切似乎都十分静谧,鸟停止了飞翔,山如禅者般空灵。找块石头小憩,一丝清凉的风吹过,带着细细的水雾,抚过我的脸。静下来,耳畔有些声响:“呱呱”、“唧啾”、“叮咚”……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这不正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吗?我听出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我听出几只青蛙正从这片草地欢快的跳到那块水洼,然后又争先恐后地潜入水中;我听出许多鸟鹊落在枝头窃窃私语,许多小虫停在花丛悄悄呢喃;我甚至听到了风声,与整个齐云山所特有的飘渺的烟云飞过之声……

我兴奋了,放开了步子,声音消失了,只有我厚重的呼吸。停下来,凝神静听,声音又入我耳。于是我明白,用心品出的声音,才是最美的声音,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人世间不过如此……

挑 山 工

我没登过黄山,听说黄山上的挑工很多。我只这次第一次的见到了挑山工,而且是位女挑工。上山的时候碰见她,她正肩挑着二担沙子,足过上百斤。登上如此高山,我还真替她捏一把汗呢。

登山中途,我和同伴们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恨不得把身上所有的负赘都统统抛开。正好又碰见了那位女挑山工。这次我细细地打量了她,她看上去大约有三十五、六岁,中等身材,显得很健壮,皮肤晒得黑黑的,一双球鞋,一件旧衣,一副纯朴的农家人的模样。随便与她攀谈起来。“你每天这样上下几趟呀?”她抹把头上的汗水,笑道:“上下四趟,上山挑些水泥、砂子什么的,下山再从山里挑些农货下山。”,“这太辛苦了吧,这样的高山。”她眼有好像有一丝的阴影:“习惯了,家里丈夫死的早,一人要拉扯二个孩子,还要上学,不这样挣几个钱,咋办哟。”,“这样一天下来能有多少钱呀?”,“一二十块吧,吃些苦力呗!”她说完,又直爽地笑着,眼睛又亮了起来。稍作休息,她便起身。我轻装上阵,仍赶不过她,不一会便拉在了后面。她肩上担子的两头已被深深地压弯了,架在她的肩上,和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晃的。

几个小时方兴未艾的游览,下山时,又碰上了她。她肩上的担子里已换上了几箱茶叶。这次我们像很熟识的打了招呼。她只站了一下,憨直的对着我们说:“山下不远就是我家,我得赶快回去给孩子们做饭,你们如果经过那儿,到我家里坐坐吧!”我们笑笑说不了。她也不再客气,匆忙的转过身,在这崎岖的山路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我的脚步也逐渐快了起来。

望着她的背影,今天的三次碰面,让我对这位女挑山工有了三次更深的认识。生活的重担看来并没有压挎她的意志。一个普通的山妇在为生活如此艰难的劳累着,我们,是不是也该试着多背些重担,多爬几次这样的山,给自己多一些生活的感悟?

转自:http://www.rlwx.net/wx/prose/tour/200608/58558.html2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