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沉浸在广州沙面狂恋岁月 |
[游记]沉浸在广州沙面狂恋岁月 |
2008-05-22 baidu.com |
同是西式建筑群,沙面和上海的外滩就有很多出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滩很热闹,沙面很安静。在沙面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百株参天大树环绕,所以沙面宁静得像个花园。沙面是广州的领事馆区,很有些年份的建筑保留着新古典主义、巴洛克、折衷主义,仿哥特式等风格,午后的沙面像一张老唱片,传出来的是柔声软语的呢喃。 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330亩。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主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
|
转自:http://hi.baidu.com/rwen2012/blog/item/582a0ded0e4abad0b31cb1b8.html1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