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海关无名口长城徒步攻略 |
[游记]山海关无名口长城徒步攻略 |
2007-12-17 hztt.com |
======三道关====== “长城倒挂”胜景位于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东北8公里处,这里是万里长城的一道险关,山海关长城十座关隘之一的“三道关”雄踞于此。三道关是古战场抵御外兵入侵的三道关口。这里山高谷深,峡谷两岸崖壁陡峭,在两山对峙的峭壁峡谷之间设关三重。第一道关设在涧口,依山傍崖,锁口若瓶;第二道关悬砌在绝壁之间,险峻异常;第三道关龙盘岭腰,巨石高筑,劈山截谷。站在涧口仰望,三道关高耸入云。长城在这里据险而布,砌立在陡峭的崖壁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势壮观。“长城倒挂”谷底为花岗岩石,两山间相距68米。长城从谷底沿山背而上呈“V”字形结构。 这段长城为块石垒砌,墙高4.7米,宽2米,总长度为468米,内外墙体以白灰浆砌造,敌台以城砖砌筑。 由于“三道关”是古战场,“长城倒挂”是军事防御体系,这里曾多次发生战争。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这里曾是主要战场。 ======九门口====== 九门口关位于绥中县李家乡,东距绥中城62.5公里,南距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京东首关"。九门口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筑独具特色。在百余米的九江河上,铺就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俱为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均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片石"。在一片石之上,筑有九座泄水的城门,关口因此而得名。城门之上架起了一条横跨九江河的巨大水上城桥,两端筑有围城,恰似桥头堡。九座水门各宽5米,从地面至券旌石高7米,连垛口高达10米。两座围城是天启六年(1626)年增筑的,各有七个券洞,里砖外石,高大雄伟,是长城中少见的结构。关城由万里长城墙体和内城及关前九江河上护城泄水城门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高约8米。城墙高大坚固。墙身为砖石结构,顶宽5米,底宽6米,墙高8米,外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巍峨壮观。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严密,异常坚固。九门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在这里有过"一片石大战"。 如今,九门口关城已失去它本来的价值,但它“一关(口)九门”的雄伟气势,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列入国家邮政局以长城为内容的第29套普通邮票,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门口长城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绥中境内有九门口关、三道关、黄土岭、夕阳口、无名口、小河口、大毛山口、董家口、城子峪等关口。 ======黄土岭====== 黄土岭长城--一段比较完好的长城 。这一线的敌楼都有很多很密集的箭窗,数量不下于九门口的“千疮百孔楼”,可见防守责任之重大。自从看见了小型的明军火器,才明白那些小箭窗正是用来安置它们的,敌楼就变成了碉堡。 文/风情画游记 [1][2][3] [4] 相关信息:
|
转自:http://www.hztt.com/Tour/2007-10-24/218367_4.shtml3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