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轮台古城到白水涧古城 |
[游记]从轮台古城到白水涧古城 |
2008-05-22 sina.com.cn |
一、 历史上,乌鲁木齐并不是以城市的格局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乌鲁木齐的城市雏形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距今仅240多年。1884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省时,这里一直叫乌鲁木齐,被“钦定”为省会后起名为“迪化”(此名含有歧视之意,意为已启迪化),1954年2月1日恢复“乌鲁木齐”名,“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或“好围场”,向为额鲁特蒙古游牧地。 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乌鲁木齐一带生息繁衍,而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居住在吐鲁番盆地的古姑师(车师)人,并处于游牧状态;公元640年,唐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即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辖4县(金满--天山以北以东包括今吉木萨尔、奇台、木垒、阜康至阿尔泰山以南广大地区;蒲类--天山以东以北巴里坤、伊吾县一带;轮台--今乌鲁木齐市、米泉市一带;西海--今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一带),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市东南郊天山区乌拉泊村南的古城遗址即为唐轮台县县治。从公元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两岸屯垦。公元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公元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开始在乌鲁木齐筑城驻军,鼓励屯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乌鲁木齐市南门外修筑一“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城,此城为乌鲁木齐市的雏形,后扩城为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皇帝钦命为“迪化”。 乌鲁木齐在唐时为西域或天山以东以西最为重要的军政要塞,因此,自唐起至清均致全力经营。 二、 现在的乌鲁木齐人称“轮台古城”为“乌拉泊古城”,但人们很少有兴致去看看这座满是黄土的千年古城,因为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不便当:处在博格达山与喀拉乌成山之间的硕石地带,西边海拔不到1400米的雅玛里克山(妖魔山)南北矮稍常刮西北风,形成一个几十公里的风口,夏天风大,冬天雪厚,草木稀疏,卵石遍地;离市区13公里,附近仅有大湾乡兰湖村和乌拉泊村的几百户以牧羊为生的人家;夹于312国道和吐乌大高速公路之间,交通不便;附近的乌鲁木齐河和河水流入的终端乌拉泊水库是乌鲁木齐人生活生产用水的水源地被予以保护。由此,尽管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有近1600年的历史,这里的旅游和农人牧人的经济十分落后。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04e19010003iq.html6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