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漳河

[游记]漳河

2008-05-22    sina.com.cn

漳河

2007-05-17 21:11:31

大中小

因为血管里流动着血,人们总要寻找一条河流作为自己生命的印记。我没有直接喝过漳河的水,但是我知道,我所吃到的粮食中饱含着漳河的乳汁。漳北渠、漳南渠和勇进渠就是漳河延伸的脉络,一直延伸到我的血管里。我没有在漳河里濯足、戏水,可是在耳畔经常想起她轻微的涛声。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这不是一条季节河,在冬天,干冰之下也活跃着潺潺的吟唱。正如今天,在春天的阳光中,在我返回太原的途中,漳河水如一条素练,闪闪发光,慵懒而优美的穿过赵店桥,缓缓东去。她要去的是海河,清漳河、浊漳河在河北相遇,最终的归属是渤海。是她勾起了我对大海的向往,我站在黄海和渤海交界处的标志前,我就想到,这里边肯定有漳河的水,有我们祖辈的汗水。你说呢,微笑的江枫?

上面这段话是我在一个朋友的博客里写下的评论。这位朋友,现在供职于北京,是黎城人,我是在网上不小心发现他的。他的博客文章标题是《漳河在哪里?》。
这样,我就想起了漳河。漳河是黎城县境里最主要的河流。浊漳河、清漳河在黎城南北流过。
一位风水先生对我的一个做生意的弟弟说,你如果要去长治,经过漳河的时候,你下去灌上几桶水。将水洒在你店铺的前面,会财源滚滚。因为那是东流水。
一位高中同学说,在漳河边的沙地上种上落花生,结出来的花生饱满亮白,仁大皮薄。用热沙子一炒,香味扑鼻。他是在漳河岸边长大的。
一次去赵店,那时正在上初中,准备涉水过河的时候,突然看见了岸边的山崖上镌刻着几个略微模糊的大字:渡大江。久久凝视,心中十分激动。这是我那个年龄见过的最大的河流。总觉得南方叫做“江”的河流多,没想到身边就有一条“大江”。后来知道,东北称作“江”的地方也不少。那时,现在的赵店桥还没有。虽然在古代,这是商贾云集的主要通道。可是解放后,到长治的公路走了石梁桥。现在的赵店桥已经建好,成为晋冀之间的主要通道。说到石梁,就想起了石梁漳河上的三座桥。一架国道普通公路桥,一架铁路桥,一架高速公路桥。三座桥高低错落,宛如彩虹横亘在南北的悬崖峭壁上,使天堑变通途。据说那座铁路桥刚建好的时候,是亚洲跨度最大的单孔拱桥,系我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铁路桥。该桥桥址两岸陡峭,岩层完整坚硬,石嘴形成峡谷。桥式主跨为1孔82m预应力混凝土斜腿钢构,中心跨为90m。
前年夏天,与任文津君返黎的时候,特意冒险在高速路上停车,拍照留念。时值雨后,空气清爽,天空云浪翻卷,桥头绿意盎然的悬崖上一股飞瀑流泉急射而下,倾入漳河,场面蔚为壮观。
一位本土作家佳地先生(赵晚芹)在《黎城八年抗战史话》写道,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候,黎城人民在太行区的领导下,开展生产自救,决定修筑漳南渠和漳北渠。从此,崇山峻岭间,漳河之水天上来,开始造福黎城百姓。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水利工程,将修渠建造的四座桥以四个人的名字命名,分别叫做“小平桥”、“伯承桥”、“秀峰桥”和“省贤桥”,分别代表太行区的党政军民。
多年后,林县人民克服困难,战天斗地,历经多年,修建了著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引来漳河之水,浇灌了万千公顷林州干涸的土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红旗渠精神。林县经过多年的发展撤县建市,漳河水功不可没。其实在此之前,黎城人民已经作了有益的尝试。
据说前不久,一个以远足探险为主要内容的俱乐部刚刚组织了一次漳河行活动。参加人员包括中外热爱探险的爱好者,对长治境内漳河的大小支流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收集了不少关于流域内生态、文化、民俗等人文地理资料。
漳河在中国的水文资料里,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虽然流经晋冀豫,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可是其影响力却远不及其它的大江大河。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对于黎城乃至长治,甚至更多的地方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母亲河。多年来,各地区围绕漳河水资源纠纷不断,成为中国水事纠纷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直至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召集各方制定了分水方案,才予以彻底平息。你说,这条河不重要吗?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漳河的基本情况。漳河分浊漳河与清漳河两支,均发源于山西境内。浊漳河有南、北、西三源,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西源出于沁县西北漳源村,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林河。浊漳河南源全长134公里,向北流至襄垣县的甘村附近西源汇合;西源长81公里,与南源汇合后继续向北,至襄垣县合村口与北源汇合;北源长130公里,三源汇全后称浊漳河,经黎城,从平顺县下马塔营村出境入河南。山西境内河段全长231公里,流域面积1131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石梁站为8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730万吨。清漳河东源长104公里,西源长101公里,东、西二源在左权上交漳村会合后,称清漳河,至黎城县东北的下清泉村注入河北省。清漳河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4159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亿立方米。清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至蔡小庄)1.82
万平方千米。
漳河观台以上段,两岸地势陡峭,河谷狭窄,水流曲折迂回,其间,有赤壁、候壁、天桥段等处天然跌障。河道出观台后进入丘陵地区,岳城水库以下为平原,至馆陶县徐万仓处与卫河汇流后入卫运河。漳河是一条游荡型河道,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从明朝(公元1368年)至1942年的575年中,较大改道有50次之多,决口次数数不胜数。《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说,海河发源于地处山西省境内的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032公里。此外,有的水利专家还认为,海河发源地应是漳河的上游浊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329公里。
漳河是一条从历史中流出来的河流。漳河发源地之一,长子县发鸠山,是一个凝结着神话传说的地方。实际上,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毓庆曾大胆断言,“晋东南丛生的英雄神话乃是文明初始的曙光”,“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于晋东南”。只有晋东南的众多的神话传说——这种口头相传的历史,才能将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串起来。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中,那些最被人们津津乐道和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女娲补天,炎帝尝百草、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黄帝蚩尤之战、夸父追日、尧舜禅让、成汤祷雨等等,基本上出自上党或和上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月明先生说,山西襄垣可能是河洛发源地之一。河出图、洛出书很可能就是漳河出图,襄垣罗山出书!此说仅供参考。漳河源头之一的发鸠山,即精卫填海的故事原发地。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本名女娃。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作家钮宇大先生通过文献和实地考查推断出,千古圣帝尧是黎城人。箕山、晒布崖、洗耳河、许由洞、彭祖古居“彭庄”等人文遗迹为“许由洗耳”等民间传说留下的不只是佐证,很可能就是真实历史发生的舞台。
虚幻的历史如果停留在传说中的话,真实的历史却是在血与火中诞生的。河北省考古人员近日在磁县境内,发现商部族早期生活的文化层,为学术界关于商部族起源于漳河流域的说法提供了新证据。据邹衡先生分析,如果排除先商遗址中夏文化的因素,漳河型应是较为纯粹的商文化,很可能代表商文化的原始形态。
据文献记载,河北中南部是商先民活动的主要区域,这一地区也已发现了有先商、早商文化遗存。在商代,邯郸北邻的邢台是商王祖乙的都城,后来商王盘庚迁都到邯郸南邻的河南省安阳(当时称殷),所以商也称殷。
有学者认为,商之族名和国名本于水名、地名,古之商水即今之漳河,因此流域面积主要在河北南部的漳河流域应为商部族的发祥地。
在漳河周边,历史上战乱频仍。“西伯戡黎”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传说,而是作为真实历史事件的依据。西门豹治邺中,河伯娶妇的故事家喻户晓。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就发生在漳河上,留下一个成语的同时,也留下了战火的印记。1800年前,一代枭雄曹操引漳河之水围困袁尚的邺城,攻克后把这里经营为曹氏的根据地。
漳河是一条浸满了文化元素和人类情感的河流。且不说上党地区的众多遗迹中保留了古人美轮美奂的文化追求,不说磁州窑观台遗址,不说民歌凝聚成的梆子、落子等诸多大戏,不说历史久远的八音会悠扬的倾诉,不说佛寺、石刻、碑碣,不说争奇斗艳的民俗民风……,仅在古邺城,曹操就多次下达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于是邺城一时英才汇聚,形成了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主体的邺下文人集团。这些饱经战乱的文人写下大量慷慨刚健的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建安文学”。关于漳河和涉及到漳河的诗篇数不胜数。现代文学史上,阮章竟一首叙事长诗《漳河水》脍炙人口,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漳河水就这样孕育、滋润着山川草木、脊石厚土、万千黎民,可是在日益污染严重的两岸的夹峙之中,在渐渐的不再浪花沸腾的今天依然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行。我所期待的漳河的未来,是王之焕的那首《宴词》,倘若此,则为人民之福祉,子孙之幸事。王之焕写道: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9c216010008b0.html5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