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敦煌游记

[游记]敦煌游记

2007-11-12    sina.com.cn

印象中,我最早知道有敦煌这个地名,是在小学。唐朝诗人那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古绝唱,似乎道尽了阳关的边远和荒凉。这种荒凉既是对戈壁茫茫无边的自然描述,也是对友人寂寞孤独的心理描述。及至学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体味到的依然是荒凉。随着年岁增长,我知道了敦煌还有一建在戈壁荒漠上的人文奇迹---莫高窟,附近还有新兴的西昌、神秘的罗布泊,但却始终无法将敦煌与美真切地联系起来。这一观念直到这次意外的旅途才被彻底颠覆,那就是敦煌虽处沙漠,却有着无与伦比的的自然美,更绝非文化沙漠,绝对值得一游。

我和同事出差到银川,会后闲来无事便开始漫无目的地翻看地图。敦煌仿佛从地图上跳出来似的,一下子就映入了我的眼帘。虽然银川也是被沙漠包裹着,但美丽的沙湖就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这荒原上,让初识沙漠的我着实开了眼界,不由得不惊叹于自然的神奇。当我再审视地图时,一个想法已悄然形成,那就是“顺路”去敦煌看看。再一打听,银川一周有两班去敦煌的班机,时间也正好合适。

从飞机上可以俯瞰滔滔的黄河、绵延的沙山以及茫茫的戈壁和干涸的河道。飞机到达敦煌的时间是下午5点多钟。敦煌机场的候机楼建筑规模不大而且高度有限,但在这无边的荒漠上倒也显得突兀。傍晚的阳光无遮拦地直照大地,依然不容人直视。在机场趴活的出租车很少,远没有北京动辄千余辆的阵势。不过,我们很幸运地碰到了一位挂靠机场运营的面包车司机。攀谈中,他告诉我们不仅能帮安排酒店,开车带我们到各个景点,还可以义务兼职当导游,关键是价格也非常公道。我们当场就敲定了。从机场到市区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司机让我们听了一路的西北民歌。在这荒漠高原,耳中回荡粗狂豪放的音乐,实在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我想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产生这样的音乐,这回荡在旷野的歌声与其说是唱给自己听的,倒不如说是唱给这蓝天大漠的。

敦煌市区不大,几乎不及北京周边的一个县城,没有一座像样的高楼也缺乏明快的色调。由于长年缺水的缘故,楼宇外观显得格外干净,这种自然条件下,即便下雨,雨水也是洁净的,不像北方城市,一下雨就给楼宇上上污浊的颜色。我们是在一新开张的酒店落脚的。酒店对外挂牌三星,一应物品是崭新的,配套有一洗衣店和洗浴中心,但没有餐厅。安顿后,我们到附近的一家小酒馆点了油泼面和几个小菜。不得不承认,西北人做面食的确很拿手。同样的原料,到了他们手里便能有如此神奇的变化。饭后,我们又在周边闲逛了一会。

夜晚9点多,太阳仍殷勤地眷顾着这片土地,迟迟不愿离去。只是阳光已失去犀利的光芒,余晖普照下,大地从白天燥热之中逐渐冷静下来,习习微风拂面,让人畅快了许多。也可能是因为兴奋,也可能是高原反应,我们此刻依然毫无倦意,便又急急向路人打听后逛起了当地有名的沙洲市场。这儿的夜市游人如织,生意自然很兴隆,摊位多经营当地手工艺品和风味餐饮,但尤以卖夜光杯和藏族饰物为最。我们大抵是辨别不出真假的,只是一路信步走过,而“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佳句却勾起了我们要一醉方休的念头。满天繁星距离我们很近,仿佛要来与我们共饮似的。我们点了一个烤羊头、几串羊肉串和几瓶啤酒,推杯换盏时已脱去了一身的酸文假醋,谈古论今间酒肉穿肠而过。群星闪耀的夜晚,我们勾肩拢背着打道回府。这夜色撩人的西北啊!

西北的太阳好像没有晚起的习惯。刺眼的阳光隔着不时飘起的窗帘调皮地晃着我的眼睛。我们起床后到导游联系的餐馆吃了早餐便匆匆踏上征程。

导游给我们安排这一天的行程是先沿途观赏大漠风光,中午去一绿洲吃当地的特色农家菜,下午再去阳关实地鉴赏体味《渭城曲》的神韵。在沙漠上看到绿洲,的确会让人很兴奋。对于忍饥挨饿、口干舌燥的长途跋涉的人,绿洲是生存下去的希望;对于不安心工作、喜欢旅游的我们,绿洲是大千世界的杰作。在天干地燥、满目荒凉的戈壁,能看到一泓清水、一片民居、几顷良田,实是一大幸事。此次走进绿洲的收获除了用可口的西北美酒佳肴大饱口福外,便是见识了西北人晾晒葡萄干的房子。这种房子用砖垒砌,四面透光透风,形如蜂窝,形容为千疮百孔毫不为过。

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阳关就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原取玉门关之阳之意,是当时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其经济和战略地位的重要可见一斑。大唐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随着时代变迁,阳关城渐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阳关城仅遗存墩墩山上的一座残破的烽火台。烽火台傲然屹立似乎在向世人倾诉着它昔日的繁荣盛况。但自古以来,阳关给人的印象却总是寂寞凄凉。究其原因,除去阳关曾是古时杀伐之地外,王维发自内心的绝唱无疑深深感染了人心,在人们内心深处形成千百年来一直无法转变的心灵共鸣。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和魅力所在----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回味无穷,千古传承。在夕阳下,当侧马驰骋在阳关古道上,我感觉耳畔的风声仍夹杂着古时战场对垒的厮杀声和夜晚征夫思乡的琴声。这千年古道承载了东西方古文明的交流,也承载了亿万亲人撕心的思念。夕阳的微芒透过厚厚的云雾洒在这片荒漠上,周围显得死一般地沉寂,突兀的烽火台更显得格外沧桑寂寞。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游人来此除了能凭吊古迹、欣赏大漠风光外,更重要的是能真正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杂念,毫无任何干扰地独自品味孤独的滋味。人可以忍受物资上的贫困,却不会轻易耐住精神上的孤独。由于是阴天,天黑得格外早也格外昏暗,我们动身返回时,已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了。汽车就在这昏天黑地中疾驰,远光大灯能照得很远,但光束很散,司机的视野实际并不开阔。因为,车厢内开着灯,我们透过窗户大致能看清两米以内的路面,远处是灰蒙蒙的,感觉像在黑暗的隧道中一样。汽车不时颠簸,我们也被摇得昏昏欲睡,后来就索性睡着了。

这一夜,我觉得格外亢奋,也不知是因为已见过阳关,还是在路上已很踏实睡上了一觉,抑或明天即将会看到敦煌莫高窟,反正是辗转一夜,到天明也理不出个头绪。天刚露出鱼肚白,我就起床了,围着酒店附近转了一圈,家家闭户,闲逛了一个多小时回到酒店把大家伙煽动醒后,才觉得心里踏实些。早餐依旧在老地方,没有变化,也没有了昨天的新鲜感,草草填饱肚子。导游早已告诉我们,今天的两个景点是莫高窟和鸣沙山。莫高窟是如雷贯耳的,尤以壁画为绝,是东方艺术的瑰宝。我们随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一路上,天空下着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雨,一滴,一滴,像是吝啬鬼往碗里滴香油似的。导游说,今天非常幸运,因为敦煌全年的降雨量不过三十毫米,而今天就赶上小雨,雨虽然小,但很金贵。我听后也觉得自己是幸运儿了,甚至心里还萌生了些许的自豪感。在这不能再干旱的土地上,能有一丝细雨惠泽真是幸事。我爱在细雨中漫步,更何况是有机会走在这细雨中的荒漠之上呢?在细雨缠绵的江浙,或许几滴雨实在是出行的负累,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几滴细雨却贵如黄金。我感觉上天在眷顾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让我们能在清凉的细雨中慢行,不必再忍受太阳过于热情的烘烤。江南,我是去过的,因为文人墨客着意描绘的缘故,让人总有一种缠绵的情调,仿佛那里的雨不再是水,而是上天倾泻到人世的真情,让人充满一种朦胧的憧憬,仿佛人间的爱就像雨一样缠绵、一样多情。杭州西湖撑船的女子,在我看来总有些雨的柔情,一双秋水般清灵的双眸,顾盼之间,闪动的是灵性和妩媚,让人不经意间便陶醉在这诗情画意之中流连忘返了。

正在我畅想之时,司机用那西北人特有的嗓门提醒我们马上就要到莫高窟了。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隔窗望去,远处山间连绵不断的洞窟不觉扑面而来,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有谁会想到并见证,在人烟罕至的大漠荒原之上,竟会有如此壮观的人文景观。透过这鳞次栉比的洞窟,我感受到的是先人那种愚公移山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莫高窟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兴盛于隋唐,衰败于元朝,开凿的时间跨度长达1600年。要不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将洞内藏有的万余件写经、文书和文物近于免费般地廉价变卖,莫高窟或许至今还是考古界待考之谜。及至后来外国列强近于疯狂地盗窃和破坏,致使敦煌莫高窟的文物蒙受了巨大损失。即便如此,莫高窟千余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仍是无法毁灭的。莫高窟于1987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04 ),英文名称:Mogao Caves。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欣赏这旷世奇葩的。我为古人精湛的绘画艺术喝彩,为先人维妙的塑像技艺赞叹。在这个艺术圣殿中,我看到了先人对佛教的尊崇,对艺术的追求。我印象最深的一是第320窟南壁千佛之中有一铺释迦说法图,说法图上绘着四身两两相对的飞天,画面对称,情节生动。她们借助两条长巾轻盈飞舞,一副轻松愉快的精神境界和姿态,线描流畅,色彩艳丽,造型优美;一是第45号窟中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一尊菩萨彩塑。这尊彩塑形体呈‘S’形,显得婀娜多姿、恬静慈祥,体态丰盈健美、肌白如雪,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看到这尊菩萨,我立刻顿悟:佛在人心。古时的工匠一定是深刻感悟到佛的至圣至情才为我们留下这奇美的艺术作品,因为他所创造出的形象一定是他心里所想的,那一刻,他的心灵一定是完全被佛法净化了。

虽然莫高窟对外只开放数十个洞窟,但就这些洞窟所保存的壁画、彩塑已足够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了。我跟在导游身边,听他不停地讲解,不时地顺着他指的方向观看壁画、了解一个个佛经故事,通过视觉、听觉往脑袋里灌输大量了信息,我竟感觉有些眩晕。沿着导游引领的线路,沿路看到岩壁上露天的壁画因为雨水风沙的侵袭多已成片脱落了,我看得真心酸心疼,要是敦煌莫高窟能永远保存下去该多好啊!

这时,雨停了。

绵延的鸣沙山,美丽的月牙泉,刺激的滑沙......

这时的鸣沙山是不宜在山脊久呆的。呼啸的风沙时时席卷而来,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人不可能迎风睁开眼睛,不一会,头发里,衣服缝隙里已满是黄沙。当我开着四轮越野摩托冲上一沙包向下望去时,不由惊呆了。望不到边的茔冢漫布在这无边的荒漠上,夕阳残照之下,一片阴沉萧瑟……

阿里

于2007年10月10日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388236e01000b1p1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