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会宁支教日记 |
[游记]甘肃会宁支教日记 |
2008-06-27 grcz.net |
甘肃会宁支教日记(十)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居然零零碎碎的下起了雪,这在会宁够奇特的,可惜只一会儿! 上午宿舍网线全部贯通,我们十分高兴。登陆成功博客,发了文章,然后迅速与刘建华聊了会儿天。看了刘建华老师发来的邮件,我的心里很沉重,与徐校长通了电话,向他表示敬意和慰问,光荣初中真的到了最困难的时刻,如果真的能熬过这一阵,光荣初中的明天一定很美好! 甘肃会宁支教日记(十一) 2007年4月5日星期四 今天有点忙乱。 一上午,打开如东教育网支教在线,我昨天发的支教日记赫然在线,而且,金色会宁栏目中的《会宁印象(一)、(二)》成了热门推荐,这让我有点惶恐和不安。这篇文章,是我拿了邢主任的稿子,稍微修改了一下,然后随支教日记上传上去的。不管怎样,今后,每篇文章我都要用心去写,带着我的纯朴,带着我的体温、带着我的追求和祝福!我接到不少电话和短信,他们不约而同的向我表示敬佩和敬意,我知道,这种情谊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是对我们这个11人的团队表示慰问,真的很感激这些好心人!掘港双语小学的冯笑之老师看了我的支教日记后,随即发来短信,他说,您好,冒昧给您发短信,失礼。很想结识您这位姓名只跟我相差一个字的朋友,我本名冯军,笔名冯笑之。向您问好!我从教育网上得知一些关于你们支教的情况,你们是一群实力派的带头人!真的,我很佩服你们!我曾经也想过支教,但撇不开妻儿老小。有美术老师支教吗? 其实,从博客网上,我早知道了冯笑之老师的大名,他才是一位实力派的人物。很感谢他对我们支教老师的信任和支持,我想,有了许多这样热心人的理解和关心,我们才有坚强的后盾作保障,我们才能安心支教,希望大家一如继往地赐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谢谢! 发了不少照片给我的同事、朋友和亲人,可惜,可能接受容量不大,许多照片他们没收到,以后有时间再发吧。 甘肃会宁支教日记(十二) 2007年4月6日星期五 今儿真高兴。 下一周就要正式上课了。一大早,早早到了学校,备课,准备好好上课。说实话,这几天,心里有点空荡荡的,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走进课堂了,忙于应酬,忙于上网,忙于安排生活,觉得很不充实。终于要告一段落,该回到心爱的课堂,与孩子们在一快了,不觉漾起一种幸福感!按远在江苏南通金沙中学的老同学秦伟才的指点,找到语文教育网5256,上面的课件很多,可以任意下载。就一口气下载了十几个课件和教案、练习,打开看看,很有价值,但需要认真修改,千万不能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去!备课,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课,而且,在课堂上需要及时调整,随机应变,否则,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这是我多年的一点体会。 晚八点多,白银市分管教育的梁市长、市政府王秘书长、市教育局李局长、会宁县教育局王局长等市、县领导,来到江苏如东11名支教老师的3个宿舍,亲切看望并慰问了如东的老师。领导们详细询问了大家的生活工作情况,希望大家能为会宁乃至白银市的教育事业进言献策,共铸东西部教育的辉煌。我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勤奋刻苦,学习会宁教育的“三苦两乐”的精神,共架东西部教育友谊的桥梁,为会宁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来看望的还有支教老师所在校的校长们。他们还带来了礼物——会宁特产杏仁露、苹果等礼物。我也回赠了我们小洋口地区的纪念台历和精美印章。白银市电视台、会宁县电视台的记者随同采访,并拍摄了会见场面。我感到了巨大的温暖和鼓舞,心里暗暗地使劲,一定要把工作搞好,为家乡父老争光! 甘肃会宁支教日记(十三) 2007年4月7日星期六 我登上东山了。 东山就在我们宿舍不远的地方,4月7日下午,我决定体验一下爬山的乐趣。 沿着会宁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一会儿就到了山脚,往上看,山巍峨矗立,使人肃然起敬。弯着腰,脚踏实地,沿着小径一步一步地向上向上,终于爬到了半山腰,驻足山腰,整个会宁县城尽收眼底。会师镇不大,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3公里不到,整个儿被山包围着,像一个襁褓里的婴儿,香甜的熟睡了。城虽然不大,但是却充满生机与活力,使人有一种冲动——要亲一亲她!继续往上爬,人越来越稀少,墓地却越来越多,有一种阴冷的感觉,不敢再往上了!于是,下山,回到人多的地方,这时才有一种平静的感觉!转身,望见一尊铜像,急急赶过去,发现是一位当代新愚公——郭富山的塑像。郭富山是会宁人民的植树英雄,他在东山植树造林二十三年,栽了一万七千多棵树,绿了荒山,老了自己,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绿色,让会宁人永远景仰!我驻足、徜徉,我们应该为会宁留下点什么呢? 再下山,一座庙宇映入眼帘,是东山刚刚竣工的万寿寺。走进院子,里面和外面的民居一样非常干净,院子里面栽种着一丛丛井葵,红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还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小花,一丛一丛的开着,花色异常鲜艳美丽。门口的走廊上一口铸造精美的铁钟,钟上面有木槌一个,游客可以拿木槌敲击铁钟,铁钟声音清脆悠扬。仿古的庙宇建筑在檐角上都挂着一个个风铃,山风吹来,铃铛发出悠扬悦耳的响声,在山谷和沟壑间飘荡。 见到我好奇,有个热心人给我讲起当地敬神的事情。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和五月初当地庙会组织都会搞大规模的庙会,请秦腔戏团来唱大戏。当地如果有人长期生病的话,也会到庙里面去烧香的。还有就是每年的除夕夜的时候,当地人都会聚到庙里争着上到除夕的第一柱香,能上到第一柱香的一年内都会诸事平安。当地有庙的地方并不在少数,但凡有点财力,都会修建自己的庙宇的,各个庙的大小视地方的大小而各不相同。联想到如东的海印寺,我发现,党的宗教自由政策已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啊! 甘肃会宁的广播电视转播站就在万寿寺的旁边,这个传播现代文明的地方,与附近的庙宇相映成趣,现代与过去手牵着手,共同见证着革命圣地红色会宁的发展,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宝地,我们祝福您一路大踏步前行…… 晚上六点,11名支教老师出席了会宁县教育局为这次优质课举行的晚宴。席间,素有诗人局长之称的李局为我们11位老师作了一副七言对联:四华二军顾亚琴,平林唐静傅贵成,真是绝了! 甘肃会宁支教日记(十四) 2007年4月8日星期日 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早晨出门,顿感一丝寒冷,嗅嗅鼻子,有一种味道,这种味道,好似我们先在教室里洒水,然后扫地过后的那种味道,夹着一些泥土的芳香,顿时感到心旷神怡!真是一场好雨啊!可惜时间不长。会宁下雨,有点像如东七八月间“赶风潮”的感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晚上,到枝阳中学参加了行政会,回顾了上星期的工作,部署了下星期的任务。这次开会,大家讲普通,我们全听懂了。回来,一看手机,在江苏南通的老同学秦伟才发来短信,要我发邮件给原来在师范的同学朱红霞,一接到邮箱地址,连忙搁下正在写的日记,马上给她发了邮件,然后才接着写日记。真不好意思,我们的支教行动居然引起南通朋友们的热心关注,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喔,将近十一点了,明天6:40,我们将赶到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 甘肃会宁支教日记(十五) 2007年4月9日星期一 早早起床,赶到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
|
转自:http://www.grcz.net/ReadNews.asp?NewsID=4826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