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厦门行日光岩 |
[游记]厦门行日光岩 |
2008-05-22 sina.com.cn |
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佳观景点,顶峰一直径40多米的巨石凌空耸立,成为厦门的象征,当地有“未上日光岩等于没到厦门”之说。登临绝顶,放眼四顾,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环岛的大海,或远或近,尽收眼底。 日光岩上有还有“郑成功纪念馆”,藏有郑成功及其水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众多珍贵文物。 与小郑同坐索道下山,形形色色层层叠叠历尽沧桑的洋楼瓦屋鱼贯而来,我问道鼓浪屿是如何成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他向我介绍,鼓浪屿早期的红砖民居,是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而欧洲的各种古典建筑形式,譬如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等,是鼓浪屿建筑的一大鲜明的特色。 鼓浪屿的建筑呈现如此的多样性,是在近代历史条件下进行建设的结果。鸦片战争以后,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涌入鼓浪屿,抢滩占地,修建商行、公馆、别墅、学校、教堂等,这样就把当时欧洲的一些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搬了过来。 鼓浪屿建筑的多样性,也得益于众多远涉重洋的华人华侨,他们在海外有所发展后回厦门投资兴业,在鼓浪屿兴建别墅住宅等建筑。这些华人华侨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欧美和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因而,他们所修建的房屋更显露出中外合壁、灵秀美观又实用的特点,构成了鼓浪屿建筑上中西文化交融的风采。 沉浸在这些欧陆建筑和闽南传统建筑构成的风景中,可以想见昨日的万国之地是怎样的富裕奢华:各国的达官显贵、坐在华丽轿子里的中外富商、锦衣华服的夫人太太……如今财富已去,只有班驳的墙影飘飘的落叶述说着往昔无尽的风华……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海边。海岸曲折蜿蜒,岩石起伏有致;绿树、红瓦、金沙交辉,海湾、礁石、峭壁、丘峰相映成趣,各式建筑错落点缀……好似一幅天风海涛的油画风景,唯一和油画不同的是,这样的画面没有油画颜料的味道,而是掺杂着海水和海鲜的咸腥气息。 南方的海比北方的海温柔得多,波平浪静,水清沙幼,但南方的阳光却比北方的阳光强烈得多。透明的不加任何修饰的阳光,健康、鲜艳而热情。脱鞋奔向大海,任由紫外线的照射。沙子被太阳晒得滚烫滚烫,赤脚踏上去脚心能感到沙子的润滑和灼热。轻柔的潮水冲刷着金黄色的海滩和人们留下的脚印,细细的白沙和流淌在沙中的浅浅海水温柔地拥抱着我们的双脚。就像海浪每天都拍着沙滩,心里对于美好的期待,同样每天都不会停息。 耳边飘来颇具海岛风情的曼妙音乐,原来是民间艺术家在路边演奏。人们说到鼓浪屿,似乎总会联想到音乐,音乐是鼓浪屿情感存在的方式,“琴岛”的美誉不是空穴来风,在这里就连民间艺人演奏水平都是一流的。音符抛洒在树丛、林间,伴着椰风挑动海水的浪花声,卷过树叶的沙沙声,鼓浪屿的空气好像都流泻着乐音的律动。妈妈也为这悠扬的乐声而动情,往演奏者的琴盒里放上表示感谢和欣赏的十元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30cdf010005ab.html3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