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建泉州游记—漫步泉州(20)—————草庵游—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福建泉州游记—漫步泉州(20)—————草庵游—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草庵,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罗山,内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摩尼光佛雕像。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约216—276),于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糅合佛教、基督教、袄教(拜火教)三种教义而成。其教义崇尚光明,反对黑暗,故亦称明教。 摩尼教于公元七世纪末,唐高宗年间传入中国,至唐开元中已传至泉州。摩尼教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但是,至明代初年,因其“明教”教名上逼大明国号而为朱元璋所不容,下令禁止,拆毁寺庙,驱逐僧侣,从此一蹶不振。草庵得以幸存,至今是个谜。 寺中摩尼石像,高五尺有余,坐于莲坛之上,背后光圈射出道道波形毫光,佛像圆润,双耳垂肩,形采自如,出神入化。更为神奇的是:脸呈草绿,手为粉红,身显灰白,整座佛像由不同石质的浮雕打造而成,其雕琢艺术之精湛、真可谓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草庵香火甚盛,我那天在那里,见香客络绎不绝,本地的善男信女们到此膜拜,但他们也许除了名字外,早不知何为摩尼教了,就象他们在其他庙里一样求子、求财、求平安。 1978年8月,国际摩尼教学术会议在瑞典隆德大学举行首届会议,世界各国学者一致认为草庵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会议以草庵之摩尼光佛雕像作为吉祥图案,世界摩尼教研究会也以此作为会徽。 1991年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草庵考察,看到保存完好的摩尼光佛雕像,欣喜异常,他们认为这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最大成就。这一发现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意义。草庵于1961年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草庵的入口处!我家小红帽一听外婆要给她拍照,赶快乐颠颠地跑到前面去了! 一进门,满眼葱绿,从脚下一直到寺院的墙根,都浮动着草木的馨香。盛夏是万物最为欣欣向荣的时节,长涸城中的小红帽,一到这乡野的广阔天地中,蹦跳着如同一头欢快的小鹿! 远离市嚣的草庵,草木之色映眼,虫鸟之声盈耳,一派充满自然气息的宁静。. 我们的小红帽,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就连这么一口古井,她都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的纪念碑! 沿着长长的石阶向上走,山风不时吹来,天空云散日朗。草庵依山而筑,庵门敞开,门上红漆大片剥落,显得十分破旧。两侧的门柱上镌刻有“广大寂静三摩地,清净光明偏照尊”的华严经句,印证着佛教弘一法师与草庵之间难以割舍的缘分。 弘一大师晚年三住草庵,或度岁,或养病,其“夙缘有在”,确非偶然。草庵的环境确是非常适合于他“养疴习静”。而弘一法师在此留下的足迹,使草庵的宗教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庵堂内的石柱铬刻有弘一大师撰写的楹联: 草绩不除,时觉眼前春意满; 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 走入庵内,抬眼便望见了那尊摩尼光佛,它端坐于依山崖凿就的圆形佛龛内,并被护罩保护了起来。庵右还有个小房间,里面有一位蓬松着花白头发、偻曲着瘦弱身躯忙这忙那的老婆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没有工作人员,也没有人要我们买门票,难道她就是这座庵的守护者吗? 我回过头来,凝视着摩尼光佛,摩尼面容圆润,细眉朱唇,散发披肩,兼具男女之美。摩尼身后雕刻着一道道发散的佛光,象征着光明之轮。面对思慕已久的光佛,我忽感紧张而心生恍惚。“勿忘世上苦人多”,摩尼,你从波斯带来了光明尊教的奥义,在170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哪里可以寻找到你的踪迹和你的虔诚信徒呢? 后来我才知道,就是我见到的庵里住着的这位老菜姑(闽南一带把带髮修行的尼姑称为菜姑,那天我见别人皆称她为"阿姑",我也称她为"阿姑"),文革时,在红卫兵大破四旧的时候,就是她护卫着摩尼光佛,使得这尊旷世珍宝终于完好地交与世人。 草庵自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参观游览者不少。上至政府官员,外国使节,下至孤鳏贫穷,阿姑总是一视同仁,以礼相待。我那天带小红帽去时,她也很热情客气,拿出苹果,果冻来给小红帽吃,只是阿姑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而小红帽又不懂本地话,一老一小的对话,让我听得甚是有趣,后来又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小红帽跟她一下子就亲热起来(我们小红帽到处结缘,让我这个外婆很是高兴)! 这女孩子兴许是阿姑收养的!历年来,阿姑收养人家遗弃的女婴有七、八名,平日自己宁愿穿旧衣、吃老菜叶,供着她们读书。现在大的念高中、初中,小的也上小学、幼儿园了。八十高龄的阿姑,每日还亲自往市场买菜、下厨,关照着庵中老老少少的生活(楼上据说还住着一位老尼姑,阿姑说她很少下来)。 那天,外婆我没有拿起相机把摩尼光佛和老阿姑摄下影来!在我心目中奉为至尊至圣者,我是不敢也不愿随意对其拍照的!(上面的佛像是转贴的) 因没有导游,旁边这座亭子供养的也不知是何"佛祖",有何典故? 在寺院众多的闽南,草庵很朴素。没有镏金镀银的陈设,没有花花绿绿的旗幡,庵内的那张供桌,也简朴如农家的饭桌!在日渐喧闹的世界里,草庵依然不改当年的简朴与宁静,显出卓然不群的端庄与大气,给前来的人们以悠长的情思与无穷的启悟。 正值炎夏暑期,而这一带是深受晋江流域润泽的郊野。幽幽山道两侧是繁茂的青叶和绚丽的花果, 绿荫连着绿荫,清凉裹着清凉,山风起处,偶尔有阳光从枝叶梢头的空隙处洒落,光点跳动,映得衣袂尽绿,烦热全消。 那天拖带着个小红帽,天气又炎热,一些景物就没有一一去寻觅观赏了!听阿姑说,原本庵前有一华严寺,现已迁建别处......... 我见即在不远处,就有数座新建的寺院. 那些寺庙,是新建的,外观倒也看得过去!然而一进去,却不觉有一般佛寺的清幽.里面垃圾杂物,令人不爽,也有尼姑,还是剃了头的,然而举止风度,与俗家人无异! 是不是我过于苛求了呢? 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往上走,途经这座新建楼院,却未完工! 路旁还有这么两座小小庙,不知作何用途! 再往上走,就见这一座寺院了!如果不是屋顶装饰与一般民居不同,我还误以为是寻常人家呢! 养着鸡,拴着狗,似乎还闻着孩童的啼哭声,几个妇女衣着鲜艳,一点也不象出家人! 不过,里面的佛堂倒是很清净的!就很令人喜欢了! 旁边还有一间房供奉着关公-----------这也是泉州的特色,多元宗教文化共荣! 下山来,因值正午,我就在草庵旁边的石亭歇息(小红帽跑去跟庵里新结识的姐姐"拉呱"了)! 看来,不久以后,草庵、华严寺乃至整个华表山将开发形成一个大的景区,景区落成后无疑将开始收门票。也许会成为晋江地区最著名的旅游地。 草庵,这个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这朵海上丝绸之路的奇葩,象征着古泉州港的繁荣兴盛,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瞻仰。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草庵在中国知名度并不高,它地处乡野,就连许多当地人也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草庵,应当得到更多人的瞻仰的!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42130.html3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