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情缘 不敢说贵阳甲秀楼名蛮天下,但伫立于省城贵阳南明河中的甲秀楼是名扬中华的标志性古建筑应不为过。我找不出华丽的词语为之高歌,但却总有几十年都看不厌的感觉,我忘不了40多年前在甲秀楼旁的省城笫一张照片,也忘不了就读贵州省气象学校四年校园生活中在甲秀楼旁的日日夜夜,更忘不了文革中参与将甲秀楼更名东风楼的一幕……。 省 城 第 一 照 已经过去40多年了,1964年我考入贵州省气象学校,巧的是学校正地处南明河畔,甲秀楼是我们进出校园的必经之地。入学后甲秀楼成了我们一帮穷学生首选的游览景点,我们在省城的第一张留影大都是在甲秀楼前,凡逢同学朋友,我们总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的学校就在甲秀楼旁。 入学当年,为了在名楼前留下永恒的瞬间,为的是节省一点照像费用,三位还不太熟悉的同学(中间一位是高中班的学生)相邀在甲秀楼前留下老照片,这是我们三人在省城贵阳的第一张照片。从照片上除了可以看出当年收费的照像师傅技术的确不怎么样,还可以看到我们当时的“穿着打扮”是何等的寒酸,而当年的甲秀楼四周更是一目了然,根本看不到什么景点和高大建筑。 更 名 东 风 楼 由于文革影响我“读”了四年中专,1968年才分配工作。此后,由于工作的上级单位就在甲秀楼旁,加上我有幸找到一位贵阳妹为妻,离筑步入工作岗位因事或出差就常到贵阳,每每步行或乘车路过看到甲秀楼,在此发生的一段往事即刻在脑际浮现仿佛历历在目。那一刻,我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愧疚如潮水般涌来,为什么? 那是史无前例的年代,已经过去41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声令下,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时间,仿佛整个中国变了个样,革命思想武装了人们的头脑,封资修被推倒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书籍、字画、古董、发式、服装甚至连凉鞋也会引发出可笑和荒唐的行动,造反派似乎看什么都不顺眼,当年的一些举动用无法无天来形容我看一点也不为过,为此甲秀楼也遭遇了更名东风楼荒唐而可笑的一幕。 可能是因为甲秀楼就在我们机关和学校眼皮底下的缘故,有人突发奇想,提出甲秀楼三个字是古老的东西,应属封资修之列。于是,更名方案很快通过并定下用比较革命的东风楼三个字取代。 1966年夏,已经记不清具体日期,那天一大早革委会就通知全局职工和全校师生紧急集合,言明要对甲秀楼采取革命行动。顷刻,几百人的队伍迅速集结,打头的两人抬着烫金并刻有“东风楼”三个大字的牌匾,大家敲锣打鼓涌向甲秀楼。很快,在革命群众的革命口号声中,甲秀楼被东风楼替代。 再 看 甲 秀 楼 拨乱必反正,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所当然。如今,甲秀楼不仅早已正名,政府还出巨资还其原貌且修葺如新,甲秀楼四周大厦林立,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大桥、公园、景点配套齐全,景更美,水也将更清……。 老照片已成过去,更名甲秀楼已成历史,这是受到世人唾骂的举动,在甲秀楼前我就亲耳听到几位老人提及此事,一位老人还不断骂娘。此时,我不知所措。但我在想,这该怨谁呢? 不知这段往事有多少人知晓?也不知甲秀楼的“楼史”中有没有这段记载?我没有补写这段历史空白的狂妄 ,但写下这段回忆仿佛激情得以释放和得到一种解脱,更多的是得到一种满足,这就是我与甲秀楼的不解情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