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宣言←活动游记←三峡户外

[游记]长江宣言←活动游记←三峡户外

2008-04-04    3xhw.com

Rss & SiteMap

三峡户外http://www.3xhw.com

三峡户外

◎ 三峡户外 → 活动游记 → [转帖]长江宣言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长江宣言

1楼

free 发表于:2005-5-8 9:56:50

我们认识到,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长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长江流域面积不到全国1/5,却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生产了全国1/3的粮食,创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长江流域的淡水资源总量、可开发水能资源、内河通航里程分别占全国的36.5、48%和52.5,是中国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天然宝库。长江的保护、治理与开发不仅关系流域4亿多人民的福祉,而且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长江保护、治理与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长江流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长江堤防、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以及长江源保护、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水污染防治、长江禁渔、增殖放流等,使长江已成为惠泽流域人民的生命河、母亲河,为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关注到,虽然目前长江健康状况总体尚可,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局部无序的开发利用,加上投入不足等原因,引发了长江流域湖泊萎缩、湿地减少、部分水域水体严重污染、源头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少数支流河段季节性断流干涸、局部地下水超采、森林植被破坏、渔业资源衰退、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水域生态荒漠化趋势日益明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长江的保护、治理与开发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我们认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水土、水能、水运、渔业等资源开发潜力较大。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长江,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流域人民的共同要求。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能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建设和发展步伐;也不能破坏环境,留下隐患。

我们赞同,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理念的治江思路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鉴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现状,当前维护健康长江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三个安全”:把让群众喝上干净水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保障长江流域以及南水北调沿线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进一步完善长江流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整体防洪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防洪安全;抓住关键区域,特别是生态脆弱的源头区、水电开发相对集中的上游地区、重要水源区、洪水威胁严重的中下游地区、重要渔业水域及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密集分布区、作为重要湿地的“两湖”与河口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维护生态安全。

我们积极倡导,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抓紧修订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将维护健康长江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要加强水利、水电、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城建、交通、旅游等涉水部门和单位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不同地区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长江论坛的纽带作用;要加大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要加强法制保障,抓紧研究、制定《长江法》;要加强科技支撑,构建流域涉水综合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我们呼吁,流域不仅是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也是独特的经济和人文地理单元,水资源的不可分割性、流域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依存,决定了必须以流域为单元,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逐步实现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综合管理,这不仅是当今世界河流管理的趋势和方向,也是维护健康长江的迫切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各界应积极探索,共同推进,把流域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重申,长江保护与发展为国运所系,任重道远。善待长江,珍惜长江,保护长江,让长江永葆健康,让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2楼

转自:http://www.3xhw.com/dv_rss.asp?s=xhtml&boardid=3&id=522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