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州名景-近现代革命史迹

[游记]广州名景-近现代革命史迹

2008-03-25cncn.com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许多仁人志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创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业绩,留下不少他们进行革命活动的遗址遗迹。

中共“三大”旧址位于广州市东山区恤孤院路3号,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代表30余人,代表党员400人。广东党组织的代表谭平山、马菊坡、阮啸仙、刘尔嵩参加了大会。

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使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大会讨论并决定与国民党重新合作,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其改造成为民主革命联盟,同时必须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这次大会还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作了必要的准备。

 之后,为了贯彻党的“三大”路线,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参加国民党“一大”,协助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旨在消灭反动军阀为目的的北伐战争等等。革命战争形势大好,一度如火如荼。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海珠区纺织路东河街18号,新建江湾大桥的南岸东面,濒临珠江。

孙中山大元帅纪念馆是以大元帅府旧址为基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17年和1923年两次在此建立大元帅府而设立的遗址性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为7965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组成。

大元帅府府址原为广东士敏土厂。1917年9月1日,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孙中山借用了广东士敏土厂一部分地方,设立大元帅府,下设财政、外交、内务、海军、陆军、交通六部。不久,由于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反动官僚政客的排挤,孙中山被迫于1918年5月离职,并经汕头,转道日本去上海。

1923年2月,在革命军驱逐陈炯明叛军之后,孙中山回到广州,第二次在穗组织政府。3月2日在广州农林实验场成立陆海空军大元帅大本营。4月1日回迁到这里重开大元帅府。大元帅府下设四部三局三处。在此期间,孙中山同时还创立了广东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前身)和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之后,孙中山组建了北伐军,平定商团叛乱,改组国民党,终于促成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1924年底孙中山北上,于l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同年7月大元帅大本营改组,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又称“广州国民政府”。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光辉的一生都无私地献给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参观孙中山先生两次建立革命政权的所在地,可以了解到孙中山一生中许多可歌可泣伟大而光辉的业迹。

1983年8月,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9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元帅府东边不远的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内,还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黄埔军校党代表、孙中山革命事业坚定的拥护者与参与者,曾任广东省省长等要职。何香凝是廖的夫人,曾任国民党妇女部部长,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职务,她又是现代著名女画家。1927年廖仲恺被害两年后,何香凝创办了仲恺农工学校(即今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前身)。1982年政府将原农工学校办公楼旧址开辟为纪念馆,馆内陈列廖仲恺、何香凝及其长子廖承志当年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物、照片及诗画等。

广州是一座有着反帝反封建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又是我国汉唐以来的大港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一百多年来,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反帝反封建斗争可歌可泣的事迹。广州还有不少民众自发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迹,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以及附近的抗英烈士纪念碑就是其中之一。

1840年6月,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一场罪恶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当年,英帝国主义封锁珠江口,进犯厦门,逼近天津。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进攻珠江口沙角、大角炮台,强占香港。5月份又炮击广州城,进入城内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广州人民对此深恶痛绝。

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占虎门要塞沙角和大角两座炮台,当时陈连升等守台官兵壮烈牺牲。2月26日英军又猛攻虎门要塞,提督关天培血战殉国。接着,英军闯进狮子洋,深人珠江内河。5月下旬又先后包围了广州城南、西、北面的主要炮台,从三面包围了广州,并在越秀山的蟠龙冈上的四方炮台设立了侵略军的总部。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国侵略者递送了求和书,献上600万银元的“赎城费”,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

《广州和约》的签订,以及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广州人民的极大愤怒。1841年5月29曰,侵略者一路杀掠到三元里的萧岗乡,调戏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人闻讯赶来,在村内的东华里伏击侵略军,当场打死几名英兵,并将其尸体投入猪粪坑内。现在萧岗村内保存下来的东华里门楼,就是那次斗争的历史见证。

韦绍光是三元里当年的抗英志士,又名进可,广东南海人。韦绍光平日以种蔬菜为生,兼事营建和管理坟墓。他的妻子李氏略懂医术,常常以草药为人治病。当他妻子被窜扰三元里地区的英军士兵调戏的时候,韦绍光揭竿而起,联合村民逐走英军。尤其在打死英军士兵的第二天围攻侵略者战斗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深受人们的崇敬与传颂。

抗英斗争纪念馆

抗英斗争纪念馆所在地三元古庙,原来是供奉北帝的道教庙宇。该庙坐落于市区广园路的三元里的北面。处在城郊结合部的三元里村,现在已是高架路飞渡、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市区。而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这里是全部种植蔬菜的郊区。三无里因明代有三元市而得名。

话说当年韦绍光等人在忍无可忍情况下打死英国侵略者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30日清晨,三元里村民们估计敌军定会前来报复。于是村民们在村北的三元古庙前集会,群情激昂,决定武装抗击,并即与各乡联络,由萧岗举人何玉成“柬传”广州东北郊、南海、番禺、增城各乡联合抗敌。于是,各乡代表在韦绍光率领下,众志成城,齐聚庙前誓师。他们取出庙里的三星旗作指挥旗,约定“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之后,他们还分头联络三元里及周围103乡的农民约15000人组成平英团,齐聚在三元里村东北的牛栏岗上,商定利用该处复杂地形,诱歼敌人,一旦发现英军,就“一乡锣响,众乡响应”。

果然不出所料,英军逃回四方炮台后,由统帅卧乌古军军进犯。义勇诱敌于牛栏岗,顿时,满山遍野的义勇高举义旗,手提大刀、长矛、藤牌、三尖枪、挠钩、长棍、抬枪以及锄头等原始武器,追歼敌人。连妇女、儿童也在呐喊助威。除当地农民外,前来参战的还有打石和纺织工人、驻防石井的水勇等。

中午的时候,天空突然间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使得敌人的火药枪在雨淋之下不能开火,敌人只得结成方队退却。村民们用挠钩把敌人从队伍中拖出来劈死,或用锄头将陷在西洋菜田泥泞里的敌兵锄死。

这次战斗,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英军连死带伤一百多人,直到天黑仍不能全部逃回驻地。

残敌在英侵略者总司令卧乌古的率领下,狼狈退回越秀山四方炮台的指挥部内,连鸦片战争的策动者、英军全权代表义律亦被围困在里面。

第二天,103乡农民和从增城县、从化县、花县等地赶来助战的群众将四方炮台团团围住。英军非常恐慌,急求广东当局给予解围。于是两广总督命令广州知府余保纯率领南海、番禺知县来到现场,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强迫乡民解散。当天,义律在余保纯的护卫下,率残部逃回停泊在珠江百鹅谭军舰上,退回虎门。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解放以后,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反帝斗争史迹,1958年11月,三元古庙这座当年义勇抗英盟誓的古建筑物被辟为“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现在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广州市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元古庙建于清代初期,是二进四合院的布局。因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所以称之为“三元古庙”,里面供奉的是北帝神。原古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侵略军焚毁。现在所看到的这座是1860年由三元里当地人民集资重建的。重建后的古庙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37平方米,面宽11.38米,进深20.88米。山门为硬山顶、面阔三间。条石铺地,墙下部砌石,上筑青砖。前檐方石柱与山墙都连以奇石坊。石坊大门上额书“三元古庙”四个大字。硬山顶的屋脊饰以琉璃鳌鱼宝珠,并有云纹脊饰。前廊及庙内四壁都绘有“伏生传经”等壁画及图案花纹。表现了晚清时期建筑趋向装饰华丽铺张的风格,真正具有浓厚的广州清代祠庙建筑的特色。

纪念馆内的展品主要有沙盘、七星旗、武器和战利品。沙盘是当年三元里及附近103乡农民抗击英国侵略者斗争的示意模型。它重现了当年乡民大败英军的场面与杀声震天的情景,使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里“黑底牙边三连星旗”曾是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指挥旗,英军打仗忌黑旗,一见到这面旗就失色惊呼:“打死仗者来了!”顿时落魄惊魂,斗志尽失。现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展出的三星战旗是复制品,它和陈列在这里的大刀、长矛、缴获的英军军服,以及陈列在大门两边的4门古炮,被一代代保存下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让后人永远记取这段光辉的一个历史。

 抗英烈士纪念碑

一百多年前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业绩可歌可泣,为此而牺牲的先辈们在这片红棉花盛开的土地上洒下了滴滴英雄热血。这正是:手执锄矛举三星,百乡同心结联营;振我民族英雄气,牛栏岗上鬼魂惊!

为了永远缅怀英烈们的英雄业绩,解放后,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10月在三元里村西门楼的山冈上,建起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四周建成三元里抗英纪念公园。公园占地面积7920平方米,布局庄严肃穆。公园中心高处耸立着高约10米的英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一八四一年广州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1985年,纪念碑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人民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留下许多光辉业绩和动人故事。如距这里15分钟车程的白云区石井镇内,就有一座三进五间的祠堂式建筑,叫做升平社学。升平社学是一个广州抗击外国侵略的群众武装组织。三元里抗英斗争之后的第二年6月,由举人李芳等发起,发动13社80余乡的农民、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等参加,其宗旨是反抗英国侵略者。升平社学还招募义勇、团练御侮,“无事则负耒力田,闻警则操戈御侮”。升平社学先后组织领导了1842年的火烧洋馆、1844年反对英国强租广州河南地区、1845年驱逐知府刘浔以及1846年至1849年反对外国侵略者进城等一系列斗争,使英国侵略军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多年后,一直未能进入广州城。

现在,升平社学原址内仍保存着“众志成城”、“气慑鲸鲵”、“义维桑梓”、“藩篱永固”等石匾.真实地记录了广州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光辉历史。

广州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近百年来广州人民在这里创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业绩。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他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皇朝,建立起中华民国;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后来成为新三民主义,一生追求中国人民自由解放之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全国各地建起了多座纪念性建筑。著名的除南京中山陵、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外,还有广州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行医于澳门、广州等地。孙中山早年就矢志于推翻满清封建皇朝。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赴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后于1905年在日本创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不久即建立起革命政权,孙中山从国外回来并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成立于1925年5月1日。其时,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工农联合等30多项决议案 并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了林伟民和刘少奇两位工运领袖担任正、副委员长,邓中夏、苏兆征等25人为执行委员。

“全总”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全国工人运动的中枢,它在发展壮大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等多次军事、政治运动中,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全总”成立后,先后在文明路和越秀南路原惠州会馆办公,1927年2月迁往汉口,越秀南路原址改为全总驻广州办事处。今天,这里己被辟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

广州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既有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又有刘少奇等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而且成为大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全总成立后积极领导全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1925年6月组织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这次罢工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锻炼了工人阶级,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全国如火如荼的大革命运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全总旧址位于越秀南路,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曾在此办公。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此被暴徒暗杀后,国民党中央党部随即迁走。同年10月,全总才从中共广东区委迁到这里,并和广州工代会合署办公。旧址一楼是广州工代会礼堂和办公室,主席刘尔崧也在此办公。二楼是全总礼堂和秘书处及组织、教育、宣传等部的办公室,刘少奇在此办公,审批文件,并与其他负责人一起研究工作。

当时正值省港罢工运动的高潮,省港罢工委员会机关报《工人之路》的编辑室也设在这里。

天台上还搭有临时建筑,作为党内会议室和宿舍,全总与省港大罢工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在这里研究决定。

全总举办的劳动学院是专门培训工会干部的学校,第一期在大楼的地下室内举办。

1926年5月,全总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作出决议:在大楼前为参加工农运动而牺牲的烈士和廖仲恺先生分别建立纪念碑。

全国解放后,文物部门对旧址进行修整复原,1958年辟为纪念馆,后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

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以及浮雕墙,航空纪念碑等景观。

陵园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仿罗马纪功式建筑凯旋门。门楼建于1932年,位于沙河顶、先烈路和水荫路的交会处,高13.4米,宽 11米,占地面积 40.7平方米。门额正面镌刻着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的“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背面镌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题写“碧血丹心”。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 1932年1月 28日日寇又悍然出兵进犯上海闸北。当时驻防淞沪地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全军将士奋战抗击敌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随后张治中部第五军也参加了作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击敌人侵略,苦战33天,激战100多次,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兵1万多。但最后由于寡不敌众,十九路军退守第二道防线。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悲壮激烈的淞沪抗战结束。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项伟大壮举,它延缓了日本企图侵占中国的步伐,激发了全国军民卫国御敌的斗志,开创了中国军队局部抗日的新局面,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纪念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表彰十九路军将士的卫国抗敌之举,特建立起这座烈士陵园。

浮雕墙位于陵园的西边、战士墓的北侧,由浮雕墙和浮雕墙广场组成,占地1250平方米,全部由花岗石制成,于1998年元旦竣工。这组浮雕由闸北巷战、争夺战、敢死队、大刀队、阵地战、支援前线等几个战斗场面组成,还突出了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这两位抗战风云人物的形象。浮雕墙长46米,高4.6米,其浮雕残缺的墙体象征当时祖国山河破碎,整体红墙则寓意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战士墓建于1932年,墓区位于陵园的西边,全称为“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战士坟墓”。墓区由主墓碑和墓组成,占地1187平方米。坟墓由 190座墓依次排列建造,象征性的水泥棺比将士墓略小。主墓碑位干西边,碑上由李济深题词:“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战士坟墓”。

“广东航空纪念碑”是为纪念我国航空事业先驱和在东征、北战、抗日战争中阵亡的空军将士们而建造的。1987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将这座碑移建在陵园内,次年3月纪念碑落成。碑石下面刻有孙中山先生题写的“航空救国”4个字,碑志上面刻有冯如等266名殉国殉职的航空英烈的名字。

抗日亭位于陵园中轴线的最南端,为一花岗岩砌成的方亭。“抗日亭”三个苍劲大字是当时淞沪紧备司令戴戟将军题写。碑亭建于1932年,面积为120平方米。

陵园的中轴线长近300米.宽14米。由抗日亭沿中轴线向北走,可见到中轴线中部有座题名碑。碑体为方柱体花岗岩石碑,四周铭刻着1983位先烈的英名。英名碑全称叫“抗日阵亡烈士题名碑”。该碑建于 1932年,高7.7米,占地91平方米。这1983位先烈是十九路军六十师、六十一师、七十八师、第一师补充团当年在淞沪抗战中阵亡的英烈。

广州市政府为弘扬中华民族抵御外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干1991年3月开始,用了10年时间,共投入资金4900万元,分三期工程对全园进行了整饰维修。现在,修复后的陵园更加庄严肃穆,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此于1999年4月立下维修纪念碑。

陵园东大门广场有一座欧式风格的建筑物,这就是先烈纪念馆。该馆位于陵园的东南侧,建于1932年,占地300平方米。初期这里是用来祭拜英灵和临时休息之用。1981年收回后曾作为十九路军陈列展览馆。2002年初淞沪抗日 70周年纪念日,对先烈纪念馆进行了重新陈列,并建起了纪念广场和“文化墙”。

现在,这座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纪念馆运用了现代化展示手法,增加充实了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的史迹陈列,使游人对先烈事迹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陵园内除了西侧的战士墓之外,在东侧靠北部,还有一个战士墓群和将军墓区。将士墓群与战士墓群位于东西两侧边,相互呼应,水泥棺也象征性整齐地排列着。将士墓全称为“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烈士公墓”,建于1932年,占地1875平方米。墓区北面是一座主墓碑,其他202座整齐有序地平列在墓地中,其中22座是花岗石砌筑,现保存的碑有37块。主墓碑上有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题写的“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背面“十九路军抗日死难将士之碑”也是蔡延锴亲手撰写,碑文记述了十九路军将士抗日守土、浴血奋战的经过。

将军墓位于陵园的东边,将士墓的背面,占地400平方米。这里,蒋光鼐将军和蔡廷锴将军的骨灰于1997年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葬于陵园。两墓碑石采用两个25吨自然花岗石凿成,碑文为“蒋光鼐之墓 和“蔡廷锴之墓”。

陵园中轴线的最北段竖立着一座先烈纪念碑。该碑建于1932年,也是陵园中的主体和代表性建筑。

纪念碑高 19.2米,占地 2298平方米。这座全用花岗岩砌成的仿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圆柱体纪念碑格外宏伟壮观。纪念碑底座镌刻着“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降”,是李济深的题字;而下端镌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十日京沪卫戍长官陈铭枢、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会同立石”。

纪念碑上有一立体方形的花岗岩石底座,其上竖立一个威武雄壮的十九路军战士铜像。战土像高3.15米,肩托步枪,背系一顶铜鼓帽(竹帽)。在塑像前的正面台阶,则卧伏着2对铜狮,还有8个铜铸立鼎,依次排列在拱卫纪念碑的石墓栏上。

铜像(1个)、铜狮(2只)和铜鼎(8个)原始物,在1938年广州沦陷时被日军夺去了。1991广州雕塑院尹积昌教授根据有关记载加以复制。其实,一个铜像、二只狮子、八个铜像宝鼎,这数字不是巧合,而是专门用来纪念“一 二八”淞沪抗日事件的。

纪念碑后现建百罗马式半圆柱回廊,由12对古罗马式石柱环绕。在回廊的两边是门亭,左亭墙有1933年林森撰文并手书的《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全文,右亭墙有1933年3月林森撰文并手书的《十九路军公墓纪念碑》碑文。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6226/3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