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入埃及记——拜访法老和他的子孙们曾经生活的国度14

[游记]入埃及记——拜访法老和他的子孙们曾经生活的国度14

2009-01-07cncn.com

(照片请访问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xxlz/

第09章 旅途:地中海和亚历山大(上)

回到开罗(11月22日)

晚上又是一夜好睡到天亮。

这一天的旅程分外轻松。早上先是在床上蘑菇半天,又把之前买到的纸莎草画一一拿出来欣赏,十点半才慢悠悠来到酒店大堂。11点,每人领了一个纸饭盒子(中午要在车上吃了)上了大巴。今天我们要重新穿过东部沙漠回到开罗——预计7到8小时的行程。

从地图上看,我们的大巴将要沿着红海的西岸一路向北,在距离苏伊士大约60公里左右的路岔口转而向西直到开罗。这段车程要比从卢克索到古尔代盖长了两个多小时;在埃及境内最高等级的公路的限速是90公里,也就是说这段路程大约有600公里;真是漫长的旅程啊!在自助游手册上看过,从古尔代盖到开罗有飞机,大约时程约40分钟,按照国内的票价估算,俺们认为每人不会超过100美元。其实来埃及玩一万多元,对大家而言(至少对XX和ZZ而言)真不在乎多掏200美元乘坐飞机。

想象一下:将这一点的行程改为早上飞机到达开罗,早上8点出发,9点就能到,10点就能在开罗入住酒店。然后去萨拉丁城堡看看穆罕默德清真寺,看看死亡之城,逛逛汗哈里里市场,甚至可以自费去萨卡拉看梯形金字塔或者去孟菲斯村看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晚上可以泡泡埃及的咖啡馆,就是抽水烟那种。那该多赞!

可是这些只是想象中的11月22日旅途,我们还是只能抱着纸饭盒子上大巴,在大巴上度过一天。

和来时一样,车子仍然要集合在一处组成车队,前后有警车押送出发。一路上,我们的车子一直沿着红海的海岸线向北。这里的海岸线非常奇特,一边是湛蓝的海水,而另一边则是沙漠,沙漠就这样一直流泻到海边变成沙滩最终进入海洋。在海峡最窄处,可以清楚的看到对岸的西奈半岛。开始XX以为自己只是看到海中的岛屿,在回到国内仔细查阅资料后,方发现西奈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海峡叫苏伊士湾。苏伊士湾长200公里,平均宽度29公里,最窄处不足10公里,在晴朗的天气里人的视力完全可以从红海西岸看到对岸的西奈半岛。

3200年前,犹太人在埃及经受长期的奴役与迫害,迫害最甚的时期被认为是埃及新王国拉美西斯二世当政的年代,在旧约的《出埃及记》里面就说“兰塞”法老强迫以色列人做苦役为他建造神庙,“兰塞”就是“Raamses”的译音。在拉美西斯二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莫尼普塔(Merenptah)继位,这时他也是一个年迈老人(因为拉美西斯二世活太久啦),国家大大削弱,所控制的属地不断发生起义。这时出现了被压迫的以色列人争取脱离被奴役境地的大好时机,摩西和亚伦就在这大好的时机中,经过艰巨的斗争而率领被奴役的以色列人出离埃及。

如果摩西、亚伦面对面的这位埃及法老就是莫尼普塔,一般认为出埃及的年代是在这位法老统治的中期,即相当于公元前1220年。正当这个年代里,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兰塞起行,向巴勒斯坦进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线,按照地理位置,从埃及到巴勒斯坦,最近的路线是沿地中海海岸北上。据说当时这条路线虽短,但沿线都有埃及防兵,不易通过,所以出离埃及的以色列人宁可绕道南行,沿现在的西奈半岛南下。以色列人在进入圣经所记的西奈半岛之前曾渡过红海,《出埃及记》里说埃及法老的追兵在以色列人渡海之后,全部被淹死于海中。

这样著名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我们沿途经过的这片海湾中。关于摩西是否真的穿过红海到达对面的西奈半岛的事情,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实际上是传说;可有的却说红海的海底有一片海床很高,潮水落下时几乎可以过去,甚至还有人声称在海底发现过3000年前的车马遗迹。

但是当我们今天的车子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视线所及的西奈半岛,XX私下认为这里是应该是可以通过的。首先,红海的形成仍是非洲与阿拉伯半岛这两个板块漂移和彼此分离的结果。现在的红海实际上是在300多万年前出现的。经过科学探测,目前红海仍在继续分离,其扩张速率为每年1~1.5厘米,阿拉伯半岛正以这个速度向亚洲压挤。假如以前这里发生过地震,那么扩张速度可能还会更快。也就是说那时的红海的苏伊士湾甚至比现在的还要窄,即使是游泳也是可以游过去的。第二,只要是海洋就一定会有海潮,不排除海中还是有在落潮中可以露出水面的海床,这样摩西就有可能率领二百万以色列人跑过苏伊士湾到达对面的西奈半岛了。第三,书上记载埃及士兵追来的时候被海水吞没;实际上潮水变化特别大的时候也是地质板块变化最大的时候,也许那时正好发生了地震,使得潮水忽然变得特别汹涌,就成了天意弄人,拯救了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造就这样的一段传奇。

总之,XX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这套推理。

不过在这200公里长的苏伊士湾海岸线边,到底摩西是从哪里下水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的车队沿着公路在沙漠和海岸之间行进时,不时陪伴着我们视线的是一条横贯南北的黑色管道。管道直径约半米左右,每一截管道上都用白色颜料顺序涂写一个四位编号,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而不是阿拉伯文数字。从文字角度看它应该是一条国际合作工程项目(因为埃及境内的本土设施的数字都爱用阿拉伯文的数字,鸟语一般),至于管道中到底流淌着什么就不清楚了。上网查阅了资料,最多的一种资料说的是06年的一项引红海水到死海的“死海拯救”工程,也许这就是这条水管道。不过裸露在沙地里看起来很是古怪,也可能是石油管道也说不定。

我们在中途休息了两次,因为不会再有机会在开罗市内购物的原因,我们在休息站的商店就到处溜达,希望能斩获一些纪念品。虽然休息站的商店不少,但东西不咋的。我们的战利品是:

椰枣。我们在古尔代盖酒店的自助餐厅里吃饭的时候,经常可以吃到一种“水果”,型如大橄榄,颜色深红,这就是椰枣。椰枣是阿拉伯国家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也是每年穆斯林斋月前后每个阿拉伯家庭必备的食品。在埃及到处都可以看到椰枣树,在尼罗河的两岸种了好多;但那时候我们都不认识,还以为是椰子树哪!(没水的地方长啥叶子啊,真够没文化的)走近一看才觉得奇怪,这里“椰子树”不长椰子,长枣!以前咱们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邦交的时候进口过古巴砂糖和伊拉克蜜枣,这个伊拉克蜜枣就是椰枣。椰枣的含糖量很高,加上埃及人特别喜欢吃甜的(埃及重要农作物之一就是甘蔗),所以椰枣在斋月几乎是埃及人的口粮。椰枣在生的时候很涩,娜娜导游介绍说就如同柿子一样,熟透了以后涩的感觉就少了,埃及人一般还会做成蜜饯来干食,就是可以做口粮用了。在椰枣盛产的国度,人们为椰枣和椰枣树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歌词赋,“要学枣椰树,高大不记仇;投之以卵石,报之以佳果”,这和中国写“春蚕到死思方尽”差不多的意思。

埃及歌王的CD。在所有的休息站都有音像店,那里都有埃及流行天王的CD。自然我们是要买Amr Diab的CD喽。但是休息站卖的都是那种合集,好像没有看到过专辑。XX试图想和娜娜导游解释想买一些最新的Amr Diab的Album,但是拿来的还是那种合集。不过也凑合啦,我们在路上听到的歌曲里面都有。

近八个小时的路程,睡觉大王XX在车厢内翻饼烙饼的睡了无数遍后,车子终于在夜色降临后进入了开罗市区。一进入开罗的明显标志就是堵车,那一个叫堵啊,和北京的上下班高峰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开罗老百姓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显然和民风有关。

到了开罗,娜娜导游就带领我们去香精店了。在来埃及之前,XX的闺中腻友就嘱咐XX带一些莲花味道香精回来,她当时没有买,事后很后悔。据说在发掘图坦卡蒙墓地的时候,刚刚打开墓室的门,就闻到一股暗香,原来是从图坦卡蒙墓室的香水瓶中发出的。三千多年前的香精在墓室中保留至今啊~~~从现存文物与文献的记载来看,古埃及人对香料的提炼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无论在宗教活动还是世俗生活中,香精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用于供奉神灵,或用来制作木乃伊,使人死而不腐,以达永生。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提炼高纯度酒精的方法,所以这种香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香油。

虽然古埃及文化到现在其实早已中断,但香精却一脉相传,历数千年而不衰。公元前3世纪古埃及的历史终结后,科普特派的基督徒就承续了香精文化,在《圣经·旧约》中记载,当摩西从古埃及流放地归来的时候,上帝就命令他敬献橄榄和香料制成的圣油——这个就是香精了。至今,埃及科普特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仍然亲自调配供祝圣使用的圣油,然后将它们分装在小瓶子里,送往埃及和世界各地的科普特教堂。公元6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埃及以后,面对迷人的香氛,就连反对享乐主义的穆斯林也无法抗拒,制作和使用香精又成了伊斯兰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香精文化既属于法老的埃及,属于基督徒的埃及,也属于伊斯兰的埃及。香精被视为愉悦和纯净的象征,不仅是宗教仪式上的必须,也是埃及社会各个阶层用以清新空气、柔软皮肤、治疗疾病的日用必须品。牛啊~~~

车子到了香精店门口时,娜娜导游让所有男团员都下车,神秘的和女团员们介绍香精中的一些隐秘消息——后面一并讲——讲的时候表情迷醉:“用了以后很~~幸~~福~~”(应该是“很性福”吧……),大家都在想娜娜不是没结婚么……

香精店装修得美轮美奂,到处摆放着各种款式的香精瓶,入口有个玻璃柜,里面压着世界各地的纸笔,由此显示此店客似云来。一位口操汉语的大帅哥店员先带我们到一个香精蒸馏设备前为我们讲解香精的提炼过程。讲解完毕后,又让我们进里间的房间听他讲解。待众人落座后,大帅哥居中而坐,口吐莲花,侃侃而谈;一名助手随着他的讲解,迅速、准确地取出相应的香精,一次次涂擦在每个人的手背或手指上,以供辨识和欣赏;而另一名伙计早已悄无声息地奉上待客的埃及红茶。

大帅哥首先介绍说,尽管法国人号称已经还原了法老香水的秘方并再现了古埃及香水的味道,但事实上埃及每年出产香精的大约70%都要出口到法国,因为香奈儿、毒药、CD等世界驰名的法国名牌香水大多都是用这些香精再加上酒精,按1:9的比例“勾兑”或“配兑”出来的。为了证实此言不虚,帅哥拿出一小瓶法国香水,将点燃的打火机置于喷口处,手指动处,立刻火焰大作;又将点燃的火柴放在埃及香精的瓶口,却是毫无动静。香精在被加热的空气中,蔓延到房间的各个角落,使身处香气中的人们顿生宁静。由此得出结论,自然是埃及香精的味道更纯正、更持久,也便更为“正宗”。此时XX已经在盘算,那买个50毫升,不是能勾兑上一大酱油瓶子香水啊~~~

接下来大帅哥就让助手发给我们每人一份以中文印刷的香精名录。根据他的介绍,大多数香精使用花朵制成的,但也有不是用花朵制成的香精,譬如说檀香木啥的;而根据香精的制作方法和气味类型,又可分为单一香型和混合香型两大类,功用各自不同。在单一香型中,包括莲花、玫瑰、水仙、熏衣草、茉莉、薄荷、栀子、百合等花香。这种天然香精气味单纯,功能明确,澄澈如水,凝重如油,其微妙的色彩和香气千差万别,无法确切衡量,也无法完全模仿。即可单独使用,也是混合型香精的基础材料,埃及全国的年产量不过几十公斤,价格昂贵令人咂舌,深受埃及本地人的喜爱。

而混合香型则是由调香师将各种不同的单一型香精配兑在一起而制成的,其中既有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也有香精师傅自己的即兴创作,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和地域文化。他们把自己调制出来的香精用各种埃及背景的名字命名。帅哥介绍,那个“图坦卡蒙”勾兑后就相当于美国香水“CK ”,叫“埃及艳后”的勾兑后就是法国的“CD”,叫“生命的钥匙”的勾兑后就是“男用Polo”,那个“尼菲尔提提王后”就是“雅诗蓝黛”,“五个秘密”就是法国的“香奈儿5号”……

为了做成生意,店里的伙计不厌其烦地将各种香精一次次地点擦在我们的手背和手指上。那天ZZ正好鼻子不通气,但是当帅哥打开一瓶薄荷香精时,只向一大杯自来水中滴了两地,满屋都闻到一股薄荷味,帅哥示意ZZ凑近杯子去闻,强烈的薄荷味犹如鼻烟一样把ZZ呛得差点翻个跟头,鼻子立刻通气!

几轮下来,我们的鼻子因审美疲劳而丧失了辨识能力,于是又有店员给我们递上了一瓶咖啡粉,对着咖啡粉嗅一下有清理鼻腔的效果。这时大帅哥开始忽悠到了高潮,他讲有三种埃及香精是不允许出口的,一是莲花(埃及国花),二是阿拉伯之夜(又称沙漠风暴,男用伟哥),第三就是沙漠的秘密(女用伟哥)。讲到此节时又叫了我们同行的“阿拉法特”团员上来配合他演示,先介绍女士在用沙漠的秘密的时候要将香精点在三处,双乳和下面;然后介绍男士用阿拉伯之夜的时候将香精点在五处,双乳各一处,下面点三处,讲到此时扭头问“阿拉法特”:你下面有没有三处?“阿拉法特”竟假意拉开裤子数了数,回头向他点点头。帅哥于是两手一伸:“OK!点在这五处,男士们将所向披靡,宛如阿拉伯马一般~~~”,我们那位“阿拉法特”又在后面学马一样“咴咴”扬蹄,大家笑倒一片。

最后,终于到了重点,帅哥亮出了他们的商品,基本价每毫升1美元,分装成大(150ml)、中(80ml)、小(50ml)三种规格,买三赠一,还附赠不同规格的香精瓶。XX就是奔着香精来的呀,所以帅哥话音一落,立刻和ZZ一起选择了莲花、百合、檀香木、熏衣草四种。

要说香精店的帅哥们真是训练有素,组织得当,且业务熟练,咱们中国旅游服务机构得好好学学!在记录香水的名字时,XX写“三宅一生”提笔忘字,“宅”不会写了,大帅哥慷慨相助,提笔写毕,XX一脸崇敬!

晚上7点多,我们来到一家叫“圆都”的中餐馆吃饭。除了到埃及第一天在吉萨高地的那顿中餐,这是入埃及来我们的第二顿中餐。所以大家口味高涨,虽然菜式甚至比在吉萨的“唐城”餐馆还要不如,直接就白炒花菜、西红柿鸡蛋汤之类,大家还是吃的兴致盎然。

饭后我们的大巴重新开入市区在一家酒店停下入住。酒店外面看着还行,里面住着可不怎么样,这是后话。在大堂check in的时候,ZZ跑到酒店的商店里买邮票寄我们的第二张明信片(前面还有一张是在尼罗河的邮轮上寄出的),一会儿回来的时候说商店里卖邮票的是个胖阿姨,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很高兴,自我介绍居然她名叫Pyramid(金字塔)!

入住以后就知道酒店实在不咋的。卫生间很一般,也就国内的快捷酒店水平,房间设施也很简陋,按国内看也就两个星吧,或者是那种县城里面的三个星。不同的是房顶上贴了个箭头,躺在床上看的时候一直没猜出是啥东东,还以为是好事者把行李上的标签贴房顶上了呢,第二天娜娜导游介绍才知道那个是指向麦加方向箭头,方便酒店的住宿者找到圣城方向祈祷滴~~~

洗洗涮涮入睡后已经10点多(第二天要5点起来)。夜间又领教了一下酒店的简陋,墙壁简直犹如纸糊一般。夜间两、三点又一群游客入住,吵嚷之声不断。连超级瞌睡虫XX都听到了~~~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5509/1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