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2010金秋“萍踪浪迹”大西南(2):梵净山 |
2010金秋“萍踪浪迹”大西南(2):梵净山 |
2011-08-15lvping.com |
2010年金秋,自助出游大西南,8月31日从厦门出发,第一站是湖南凤凰,9月2日抵达,原计划逗留两日,9月4日前往贵州镇远。然而,9月3日在凤凰城内见到一家“梵净山旅行社”,专门招揽“梵净山一日游”, 团费198元/人,内容涵盖:凤凰至梵净山的汽车往返、梵净山景区门票、景区内环保车、午饭及全程导游。看似不错,于是决定将行程更改为9月4日“梵净山一日游”,9月5日再从凤凰赴镇远。 9月4日,6:30离开德发客栈,前往虹桥东路等待旅行社接团,顺便也在附近吃了早餐(红烧肉粉6.00元)。7:00点正,导游陈娅准时带车来接,“梵净山一日游”为散客天天发团,汽车临时租用,今日共计9人,因而安排一部中巴。团友中有位福州女孩,算是我的福建老乡,她的男伴是湖南长沙人。另一对年轻男女是经“游多多”网站发帖相识,男生来自上海,女生是哈尔滨人。这两位其实还有更多的伙伴,从全国各地聚会凤凰,相约同游,但其中有意梵净山者,只是他们两个,其它玩伴都宁愿在凤凰多呆一天,等候他俩回归。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区域,属铜仁市管辖,自古便是汉传佛教的五大名山之一。山名“梵净”,也是源自佛教“梵天净土”之意。梵净山也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全境峰峦叠嶂,坡陡谷深,原始生态保存得极为完好。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又被联合国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 汽车离开凤凰,沿S308省道西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遇三岔口,右侧通向著名景点“苗王城”,我们是左转,进入S201省道,驶向西南方向。这一带建筑都有统一的风格,房屋山墙明显高过屋顶,上端还有高低错落的修饰布局,很像是徽派建筑的马头墙,而且,山墙外侧必定要有一个内呈白色圆形,外为红色八边的巨大图案,不知是何寓意。 8:50左右抵铜仁,直接穿城而过,改沿S305省道西行。匆匆一瞥铜仁,让我印象颇深,临街所有楼宇的外墙,特别是窗户,都用深褐色的木雕图案装饰,看上去整齐划一,很是漂亮。而且,就连公交车站也是独具特色。至于这些装饰到底有何内涵?就连导游也讲不清楚,只说它们原本并没有,都是按照当地政府的指令,近期新改建的。 10点左右抵江口,汽车擦过县城边缘,折向北,沿X508县道直驶梵净山景区。10:50在路边的“梵净山庄”安排午饭,9人同桌,吃农家菜,感觉甚佳。这家“山庄”既可吃饭,也可住宿,门口还立有一块标牌,上书“江口四家班子领导就餐点”,很有意思。陈娅趁吃饭时间询问大家,抵达景区后是否都愿意自费搭乘索道?往返票价160元/人。她还说,如果选择徒步攀登,耗时大约3个小时,而且,一路都是茂密树林,根本看不到风景。于是,我们9人全都表示愿意搭乘索道。 饭后继续乘车前行,11:30抵达梵净山景区大门,这一路上,不算吃饭时间,我们总计乘车约4 个小时。“梵净山旅行社”与“梵净山景区”,原本就是一家,陈娅找来一位景区导游带领我们进山,她自己留在山下。 大约12点,景区导游带领我们出发。梵净山景区的山门非常气派,重檐歇山式的琉璃瓦顶,门面色彩斑斓,门楣上有三个大字“梵净山”,是拍摄“到此一游”的绝好地点。景区门票50元/人,我出示身份证(70岁),获准免费进入景区。入门后见到一幅“梵净山保护区动植物分布图”,由图可见,我们所在的位置叫做“黑湾河山门”。 景区观光车站就在门内不远处,车程10公里,终点是海拔850米的“鱼坳”。20元/人的往返车资由团费含盖,导游负责买票。发车不久经“龙泉寺”,见到一尊巨大的金色弥勒佛造像,露天打坐于楼宇的屋顶之上,场面极其雄伟,令人叹为观止。大约12:30抵达“鱼坳”,这里是登山索道的起点(下站)。索道为吊箱式,全长3.5公里,垂直拔高1182米,终点是海拔2032米的“万宝岩”(上站)。漫长的索道沿着山谷起伏,经常是爬到一座山顶后,才发现前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人在高空“飘荡”,下面的山谷林深树密,树丛中有一条蜿蜒的石阶,它就是徒步登山的路径。情况确如陈娅所言,如若是选择徒步,沿途就只能看到大树,没有别的风景。据说,从鱼坳至“万宝岩”,总计约有6300多级石阶。 12:50抵达万宝岩索道站,这里有幅导游图,详细介绍山顶各景点的名称与位置,梵净山之美景,主要都在金顶周边。导游收拢队伍,带领我们攀登石阶前行,右侧头顶出现万宝岩,导游让大家特别留意其岩石结构,因为它与“金顶”相距不远,但石质却是截然不同,是个难得的地质奇观。不过依我所见,万宝岩其实就是一块五花石,外观粗糙晦暗,里面还夹杂着许多小石,就像是丽江古城用来铺地的那种石料。 再向前就是万宝岩观景台,全为木构,备有桌椅,周边小卖部可提供简单的餐饮。站在台上仰望,孤峰高耸的“金顶”已经历历在目,它一柱擎天,高峻挺拔,远远望去非常壮观。大家纷纷抢镜头、拍照,导游急忙提醒节省相机电池,因为上面的景色更加好看。 从万宝岩上攀,就是“净心池”,这里有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观音坐像,通体洁白,雕工精湛,不过,显然只是现代工艺品,非古蹟也。继续前行,来到“龙凤亭”,从此处回望,万宝岩的外观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猴头”,景区导游说,因为其内中混杂很多矿物晶体,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叫做“万宝岩”。 13:15来到承恩寺门前的普渡广场,这里已是梵净山金顶区域的中心,景区导游集合团队,转告凤凰导游陈娅的“指令”:为了能在晚上十点之前回到凤凰,我们的中巴必须在17:30以前发车,为此,要求大家在17:00左右返回景区山门。针对这一情况,景区导游又提出她的建议:我们最好只在附近的新金顶与蘑菇石景区转转,不要再去攀登老金顶,因为时间不够,而且,我们必须在16:00左右结束全部游览,返回到普渡广场,再依来时的原路下山,这样才能确保17:00回到景区山门。然后她又宣布,大家就此分头行动,她将在索道下站(鱼坳)收拢团队。讲完这些话,又帮我拍了张照片,这位女士就独自溜之乎也,留下我们这些人在山上“自生自灭”。其实,就连她自己都说,“梵净山的主要精华都在金顶”,我们走到承恩寺门前,也就算是刚刚“渐入佳境”,参团时所承诺的“优秀导游服务”就戛然而止,这种“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梵净山特色导游,真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梵净山的新、老两处金顶,分别位于承恩寺的前后两个方向,蘑菇石景区则是位于两座金顶连线的中间位置。新金顶海拔2336米,位于承恩寺右前方,我们方才在万宝岩观景台上看到的孤峰,就是这座金顶。我与福建老乡等人一道,决意先爬新金顶,然后再去蘑菇石。 大家沿着山坡小径前行,走上登顶之路,眼前的这座金顶除根部稍有植被外,整座山峰都是裸露的岩石。天气阴沉,云雾飘飞,仿佛擎天一柱的金顶时而露出峥嵘的铁青色,时而又被青烟紫雾笼罩,景象十分奇特。据说,若是天晴,早晨第一抹阳光照亮金顶时,山巅映照红日,周边云雾一片火红,所以,这座山峰又有“红云金顶”之称。 行至巨石崖下,羊肠小径变成了攀岩石阶,最初的一段还比较好走,但登高约数十米后,石阶路骤然变得非常险峻,每级石阶都跨度颇高,而且蜿蜒曲折,有些地方甚至接近垂直,只有紧紧抓住路边的铁索,采用手脚并用的方式,方才能够继续向上攀爬。好不容易走过这段险路,刚刚想要喘口气,却见铁索之外都是悬崖,脚下云雾迷茫,似乎深不可测,只有将后背紧贴岩壁,才能稍许感到些安全。 新金顶垂直高差近百米,从下向上仰望,它仿佛就是一整块巨石,但攀爬到高处,却见一巨大裂缝将顶峰一分为二,这便是金刀峡。有座石拱天桥跨越峡谷,将金顶双峰连成一体,二峰上各建小庙一座,分别供奉现世佛“释迦牟尼”与未来佛“弥勒”。13:50爬到山顶,伫立金顶之巅,遥望远处另有一座兀立危峰,那就是海拔2494米的老金顶,又称月镜山。云团不时飘过,老金顶忽隐忽现,山颠也有一间庙宇,供奉掌管过去事物的“燃灯古佛”。在同一座大山上,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祖全都修建了各自的庙宇,在我国的佛教名山中,迄今唯有梵净山这一例。神奇的云景稍纵即逝,再来架设三角架、使用自拍肯定是难以赶趟,幸好身边的福建老乡善解人意,见状立马抢过相机,为我抓拍了一张难得的照片。 14:05离开峰顶,沿另外一条山路下山,与上山时所走的道路相比,这条路要好走得多。山势依旧陡峭,但石阶修建得“太好”,有些地方完全就是现代风格的钢筋水泥建筑,行走毫无问题。这虽然是方便了游人,但却显得与周边环境不甚协调。 14:20重回到普渡广场,立即又登上广场另一侧的山坡,绕过承恩寺,向蘑菇石前进。梵净山虽属佛教名山,历史悠久,但山上的寺庙却几乎都是全新的建筑,新金顶上的两座小庙是如此,承恩寺也是如此。而且,眼前的承恩寺明显有上、下两处院落,相互完全独立,下寺已建造完毕,上寺仍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据说,真正的承恩寺仅为上寺,俗名上茶殿,此番重建前只有正殿与山门尚在。下寺俗名下茶殿,又名镇国寺,重建前已完全倾塌,唯有残墙、遗址存留。 途径施工中的上寺,随处可见被挖出的片状石块,果然如景区导游所说,金顶与万宝岩虽然相距不远,但地质结构却是大相径庭。站在此处回望,新金顶仿佛是天上的仙山,而我自己就是刚刚下界的仙翁。 继续攀登,来到蘑菇石景区,首先看到舍身崖,一座高耸临空的石壁,周边全是深渊,石壁顶部用铁链合围,形成一道走廊,有人正站在走廊尽头留影。然而,此刻正是云雾弥漫,四处白茫茫,依我的判断,应该是难以拍出什么名堂。倒不如利用对面的蘑菇石,它距舍身崖约二十米,朦朦胧胧地呈现在云雾中,是个绝佳的拍照背景。于是赶忙支起三脚架,利用相机的自拍功能,为自己拍下一张难得的蘑菇石留念照。 亭亭玉立的蘑菇石高约十米,形状上大下小,酷似一朵蘑菇。国内很多画家、摄影家 都曾以蘑菇石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杰作,它如今已是梵净山的形象大使,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还走进了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能与蘑菇石有张合影,也算是没有枉来梵净山一趟。 这一区域还有很多形状怪异的大石,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水平板岩的地质构造特点,特别是“万卷书崖”,岩石一层层,纹理十分清晰,重叠复重叠,仿佛就是一部天地之间大书。 逛罢蘑菇石,看看时间尚早,决定继续冲击老金顶。比起攀登新金顶来说,老金顶的山路一般并无太多险情可言,只是走到最后,遇到一段长长的陡峭石阶,两侧都是高高的山崖,攀登还是真得费点力气。石阶尽头的左侧有座古庙,全为片石垒砌,现已没了屋顶,只剩下倾颓的四壁残垣。内中有一间用现代建材修建的小室,供奉石像两尊,摸样十分奇特,其中一尊残破不堪,应该是件古物,另一尊则完全就是现代造像。路口的牌子表明,此庙建于明代,庙名现已忘记,它或许就是金顶导游图上所标注的“果然寺”。 老金顶就在古庙对面,垂直高差仅剩下十多米,但时间已是15点过后,如若继续攀登,一上一下多耗费时间,16:00可能就回不到普渡广场。我是个守本分之人,不愿拖累大家,于是决定放弃登顶。梵净山之云变幻莫测,我伫立在断墙边,突然发现一个奇景,从左侧山下涌上来的白云,遇到从右侧岩石缝隙(也就是我刚刚走过的那条石阶路)吹上来的山风,在我眼前骤然止步,改为向上翻腾,再调头折返,我把此景称为“云回头”。于是,赶忙拉开三角架,自己也摆好POSE,利用相机的自拍,留下一张“靓照”。然而,待到下山后才发现,由于取景手忙脚乱,这张靓照拍成了四人合影。 15:15开始下山,回到普渡广场已是15:50,又抓紧时间跑到新落成的承恩(下)寺中去转了一下。出来时正好16点整,在广场上遇到同行的“游多多”搭档,他们刚从老金顶下来,还爬到了顶,不过山上的小庙也是座全新的建筑,没啥意思。我们结伴走到万宝岩观景平台,“游多多”搭档要在此处享用点美食,我直接前往索道上站。 景区导游果然是在索道下站守候,团友们陆续抵达,导游安排大家乘车下山。在山下遇到陈娅,返还我50元,这是参团费用中景区门票的退款,我是凭身份证进入景区,她也未曾给我买票。大约17:30,旅行社包租的中巴车开过来接人,我们又经江口、铜仁返回凤凰,抵达虹桥东路已是21:30左右。此刻的小吃夜市依旧十分红火,我要了一只烤鸡(28元)和三种菜蔬(每种1元),老板将原本已烤熟的鸡只撕碎,放在铁板上加油、加调料翻炒,再加上一些菜蔬,端上桌来香气四溢,令我胃口大开。又要了一瓶冰镇啤酒(5.00元),美美饱餐一顿,返回德发客栈已是22点过后。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680-r1330638-journals.html1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