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重庆寻根之旅(D1---寻根南山黄桷垭) |
重庆寻根之旅(D1---寻根南山黄桷垭) |
2011-11-28lvping.com |
第一天:早上7:30到达火车北站以后,顺利地换到了在网上订的动车票---重庆到武隆和成都到青城山,由于成都的是异地换票,要加5元手续费,为避免到成都后又要花时间去换票,我们迅速地加钱取票走人。然后搭乘轻轨到较场口,因为走错了出口(年轻的工作人员很认真的想了想才告诉我们酒店所在的中兴路出口的方向,可还是错了,呵呵),导致多走了两百多米。不过,在路上吃到了正宗的四川豌豆面,那个麻辣,记忆犹新! 顺利入住酒店后,出门下行100米,在中兴路公交车站坐上了346路车,前往重庆寻根行的第一站---海棠溪。下车后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金色双塔,竟是如此惊艳!金碧辉煌,直冲云霄------超五星的喜来登酒店!这金色双塔实在夺人眼球!海棠溪,应该是母亲当年过江进入重 庆的必经码头吧,哪怕没有溪流,尽管周围的一草一木和江对岸的建筑早已历经沧桑,但江还是那条江,没有改变,这就足够了!拍照留影后我们返回到刚才下车的车站,继续346,到达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据我们之前的了解,该校的前身应该是母亲曾经就读的懿训女中! 和门口的保安说了说我们的情况,他们表示要向领导请示后才能同意我们进去,甚至说不定还可以让我们参观校史展览室。但由于时间已是中午,老师们全都休息了,所以建议我们下午再来。 于是,我们立即前往下一站,重庆行的重要站点---黄桷垭镇。黄桷垭,说是镇,其实并没有某些农村小镇的脏乱,落伍,相反,她的街道干净整洁,房屋高度适中,抬头可见蓝天白云,该有的生活配套一应俱全,不该有的噪音污染一概摒除,人们悠然恬淡地生活着。说不上繁 华,自然也没有聒噪和拥挤,给人清新而澄澈的感觉。这里应该算是城市中的一个街区吧,同时还有两所重量级的学校点缀其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和重庆邮电大学。这才明白母亲说的:“黄桷垭,没有城市的吵闹,喧嚣,也不像农村那么愚昧,落后”,母亲说的是四十年代的黄桷垭,而今天风景依然如旧,很是感慨!大千世界瞬息万变,黄桷垭也在发展,但她总是以一种脱俗的方式,以其特有的个性屹立于追随黄桷垭的人们心中,难怪母亲那么留恋她,直到终老。 在黄桷垭“新世纪超市”公路对面,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网上所说的“南苑山庄欢迎您”的大牌子,倒是有一个醒目的蓝底白字的“ 广益中学”指示牌,顺着它,我们很轻松地找到了广益中学,三舅曾经在此就读。2008年三舅曾经来过黄桷垭,在广益中学留影。这广益中学的大门看来是重新装修过,因为08年三舅留影时大门外的“广益中学”四个字是竖着的,如今,确是横着的。就为这,我们认定一定还有另外 一个门,于是循着学校门前的大路一直往上走。一路上,那寂静的山林非常养眼养人,享受着这宁静致远的世外桃源,不知不觉一下子就到了路的顶端,问路人,问学生,都说没有第二个校门,只好放弃。失望之余,抬头一望,一塔远立云端,文峰塔莫属!顺着林间小路,来到文峰塔。母亲曾在三舅拍的一张文峰塔照片的背后写到“只有这一张是离我们家最近的一张可纪念的相片。我们南山的家就在此塔的右下方。”, 顺着母亲指示的方向望去,我们过去的家应该就在来时的路上。这条路上还有一个救主堂,三舅说“当年我们的家就在救主堂往下走一点”, 看来大致方位差不多,就在半山腰。文峰塔下来后,我们将救主堂下面的几所宅院拍了好几张照片(几十年过去了,经过多次的翻修,当年的房屋早已不在,具体门牌号码也早已有变,我们只求找到一个大概的方位),这里应该就是我们的旧居所在啦!当年,母亲和年富力强的双亲以及7个兄弟姐妹就快乐地生活在这里! 离开旧居后,我们来到街口一个医疗卫生用品店内,向店主---一位60多岁的婆婆了解情况,她非常热情地帮我们打听故人故事。她说对门有一个90岁的老太太,遗憾的是敲门老人家不在;于是,她又问一个迎面走来的据说是辖区干部的,可惜对方也不甚了解。婆婆又跟我们谈了好一会,她说现在是中午,很多人都休息了,要是早点来就好了。谢过婆婆后我们来到正街吃豆花饭,正吃着,发现婆婆又在附近,原来她还在帮我们找居委会的负责人,还是因为午休的原因,没找到。婆婆让我们留下一些信息,表示再继续帮我们打听,下次来时再告诉我们。当时我们还觉得那大概是多年后的事情了,没曾想,两天后我们竟然又去了,可惜那一天婆婆的店不知为什么没开门,我们在附近转了两三个小 时,门也没开,看来这是冥冥之中母亲要我们再访黄桷垭啊! 找到黄桷古道第一家的那个店子,就找到了正宗的黄桷垭正街。街不长,安静,古朴,颇有些陈旧。走在上面,仿佛来到了民国时期,仿佛看到了年轻的母亲和同伴们的身影!看到分支路口就忍不住拐进去,洞天大开,又是一番天地!原来这里是过去喧闹的老菜市场,然而今天却是巷道纵横,曲径通幽,只有那锈迹斑驳的“裕丰市场43-1”的铭牌才能依稀看到往昔岁月!一位大爷看到我们在拍老房子,特意把我们带到一座据说有八九十年历史的木头房子跟前---全木质结构,如今还住着人家,三层楼,木阳台,木栏杆,底部还有几根木头支撑,整栋楼写满了沧桑和磨砺!历经风霜,却弥足顽强!碰到一群学生在此写生,这样古朴的房屋,静谧的街道,幽深的街巷真是写生的绝佳境地!拍照, 拍照,只是拍照,只是想还原母亲当年的生活情景,哪怕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街两边的房子有的已经拆掉,有的正在维修,希望不要过度的大兴土木就好,还是珍藏一点回忆吧! 正街走完,在小马路末端右侧有座稍显破旧的小院,那长在墙内的黄桷树颇有一番意境,据说里面的故事很凄美,应该是很感人的文学素材!走在黄桷古道上,不曾想如此浓荫密布,绿叶冠顶,那天小雨丝丝,游人稀少,尤其能感受到树木的青翠和山间的宁静;青石板路源远流长,蜿蜒在黄桷古树的浓荫下,曾经的青色已被游人踏成红色,真是匪夷所思!山中腾升起浓雾,半遮视线,却又如临仙境,世间阴霾一扫而空!在古道上,因为惦记着要吃老幺泉水鸡,加上之前在正街口上吃了豆花,所以沿途数家据说口碑相当不错的小饭馆就被我们忽略过去了。 黄桷垭正街,黄桷古道,漫步在母亲曾经生活过又无比留恋的地方,一切都那么亲切自然,都那么令人流连忘返,以至于第三天拜访完母亲的同学后我们又来“故地重游”。最令人难忘的便是通往广益中学的那条绿荫冠顶的路,两旁都是独门独院的民居,小教堂下来一点------ 母亲的故居!走在正街和古道上,无论如何都舍不得迈出离开的脚步,真的希望时间静止下来,能够让我们和亲爱的母亲谈谈重庆,谈谈南山,谈谈黄桷垭。驻足其间,不知是欣慰还是伤感,是满足还是遗憾,心情很是复杂!! 黄桷垭,据史料记载,很多朝代以来,这里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特殊古镇。母亲他们居于此地时,因为时势原因,黄桷垭正值繁荣鼎盛,精华荟萃之时。通过这次的寻访,我们才知道原来不仅黄桷垭,甚至四川南山都是一个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又令我们大跌眼镜:蒋介石和宋美龄曾在附近的黄山居住过,至今还保留有他们的府邸;母亲当时就读的小学就叫中正小学;台湾已故女作家三毛以及国内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在此出生,还记得三毛的那首“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吗?,80年代,三毛曾专程回到黄桷垭,拍摄故居照片带回去给家人;国民党高级将领雷震和汤恩伯等都曾居此地;据说附近还有孔二小姐故居以及当年的德国,法国,苏联大使馆旧址,可惜这些我们都没时间前往探访,就给我们下次再来留一个理由吧! 古道下来,我们再访二外。这次用身份证登记以后得以进入校园内,可惜的是:一,校史展览室的老师出差,钥匙带走了,我们没能进去参观。 二,问了保安和学生,学校只有一个门,没有通往背风铺的另一个门或路(也许他们也不知道)。在校园里我们仔细地看了介绍学校 校史的几块纪念碑,上面始终只是提到市立女中,而没有懿训女中的字样。由此,我想到母亲的同学在电话中告诉我二外不是当年的懿训,懿训还要过一个山头,在山洼洼里面,看来这位在附近住了二十多年的老人家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据此我推断网上的朋友有可能把两所学校混淆了。不过,也没关系,我们进去欣赏了大气美丽的二外校园也是一份收获呢。后来,我们请电动三轮车的师傅带我们去背风铺,可他认为我们说的地方太抽象,范围太大,不好找,不肯去,同时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就没有去成。 二外出来,顺利地找到了老幺泉水鸡,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惜由于我们都不太适应那满满一盆的红油,所以感觉稍逊一点。由于天渐渐黑了,又有雾,附近的人们告诉我们在一棵树观景台上看不到对岸,我们只好放弃,老君洞也没时间去了,直奔长江索道。在武汉,也有过江索道,但那是游览观光的,票价不菲。而重庆的索道是一项交通工具,里面还有公交车上的座椅,很新鲜的感觉,关键是物美价廉,呵呵。过得江来,时尚靓丽的解放碑和奇美瑰丽的洪崖洞的夜景真的是没话说,相机用到没电为止!可惜没时间两江夜游,没能看到洪崖洞的“庐山真面目”,回来在网上“饱餐”了一顿洪崖洞的正面形象。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58-r1338465-journals.html3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