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蔚蓝海岸上的鹰巢村-埃兹(一) |
蔚蓝海岸上的鹰巢村-埃兹(一) |
2011-12-03lvping.com |
早晨8点钟准时从酒店出发,今天打算游览尼斯东面的鹰巢村埃兹(Eze)和靠近意大利的世界第二袖珍国-摩纳哥(Monaco)。 从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上查到,在尼斯乘坐82路(Vauban-Eze Village-Plateau de la Justice)或112路(Vauban-Eze Villege-Monaco Beausoleil)汽车可直接到达埃兹村,但这两路车的起点站都不在马赛纳广场(Place Massena)附近的尼斯公交总站,而是在尼斯城北边的沃邦(Vauban),在市内乘坐贯穿整个城市的有轨电车可到达那里。 沃邦(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1633-1707年),法国元帅、著名的军事工程师。在路易十四时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他的筑城理论体系对欧洲军事学术的影响长达一个世纪以上,其中五边形的棱堡设计在欧洲火炮逐渐盛行的十七世纪及以后影响至深。枪口上插固定刺刀的办法是他发明的,改变以往每当射击时必须取下刺刀的做法。当时甚至有这样的说法:“由沃邦建造的城市是幸运的,被沃邦攻打的城市是绝望的。” 1707年因肺炎去世,被安葬在他的故乡巴佐什的一座教堂里。按照拿破仑的指示,1808年他的心脏被安放在巴黎荣军院中。http://bbs.tiexue.net/post_3651871_1.html 穿过酒店前面的乔治.克莱蒙修大街(Avenue Georges Clemenceau),来到尼斯的主干道-让.梅德桑大街(Avenue Jean Medecin),我们一干人在Jean Medecin站上了有轨电车,大家手里拿着1欧的硬币却找不到投币口,看到别的乘客都是拿着车票在车门边的刷卡器上扫一下,才知道得事先在站台上的自动售票机上买好票,上车后刷卡,车行驶到下一站马赛纳(Massena)时我们赶紧跳下车,在站台上买了票等下一趟车。虽然车上没有人查票,但在众目睽睽之下逃票太丢中国人的脸了。 再一次上了有轨电车,当车驶过马赛纳广场(Massena)时那里依旧是空荡、冷清。 节日的早晨,车厢内乘客很少,有的人还处在半醒半睡中,有的人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只有像我们这样的游客精神气十足,带着好奇的眼光东张张、西望望。 每个站台都有自动售票机,车票一欧一张,买起来很容易,无需输入始末站名什么的。随着车一路的晃悠,最后到了沃邦站。 下了车,四处一片荒凉景象,没有想象中车站四周的那种繁华和喧闹。于是赶忙到街对面的车站站台连说带比划地询问正在等车的乘客沃邦车站在哪儿,又告诉他们我们打算乘82路或112路去埃兹,站台上的几位法国中年妇女呱唧呱唧地相互交流了一通之后对我们用简短的法语说了几句,我们遥遥头表示听不懂,她们又改用带着浓重法兰西口音的英语说:“她们也不确定沃邦车站在什么地方,要乘82路或112路汽车可以到另外一个车站去坐,接下来跟着她们走就行。”于是我们又跟着她们往回坐,还好车票是刷卡后1小时内有效。 又往回坐了3站地有轨电车,跟着其中一位法国大妈在加里波第站(Garibaldi)下了车,之后她指着广场斜对面的公交站台告诉我们在那里可以乘坐82路或112路去埃兹。在南法经常碰到这样热情的法国人。 穿过加里波第广场(Place Garibaldi),来到Rue Catherine Segurane大街的Segurane站,这里有一堆站牌,其中就有去埃兹的82路和112路,也有开往摩纳哥的100路汽车。100路汽车经停山脚下的埃兹火车站(Eze Gare),从火车站到埃兹村还要步行爬山40-50分钟,或乘坐83路汽车。我们嫌倒车太麻烦,还是决定死等82路或112路,这两路车都少,尤其是在节假日时,其间来了好几辆100路。差不多半小时后终于来了一辆112路。 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1807-1882年),1807年生于尼斯,后来投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另两位是萨丁尼亚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创立青年意大利党的马志尼),被称为意大利统一的宝剑。他作为意大利的民族英雄,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的贡献,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 关于Catherine Segurane更具有传奇色彩,在传说中和现实中,她都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也成为了尼斯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543年8月15日,她帮助尼斯城的守军在加里波第广场附近(现Catherine Segurane大街)击败了入侵的土耳其军队。传说Catherine Ségurane是个洗衣女,这天她拿着唯一武器-捣衣杵参加了保卫尼斯城的战斗,并用它击倒了土耳其的旗手,随后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弯下腰退去她的裙子,向进攻者展露出她那性感、厚实的臀部,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顿时把那些土耳其穆斯林军队全“吓跑”了。她的“绝招”和胜利的喜讯很快传遍了欧洲,尼斯也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第一座抵抗住土耳其进攻的城市。虽然Catherine Ségurane是否真实存在没有得到官方明确证实,但可以肯定地说她的举动得到了神的帮助(因为8月15是圣母升天节Assumption Day)。1923年在她获得“战绩”的地方竖立了一座浮雕纪念碑,并把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凯瑟琳日(Catherine’s Day),尼斯的一所高中也使用了她的名字命名。 汽车在40分钟的行驶和爬坡后,于10点到达了埃兹村口。因为整个村子坐落在山顶,就像老鹰在树枝头搭建的窝一样,故称为“鹰巢村”。村公所(Hotel de Ville,市政府)旁边是游客资讯中心(i),在里边拿了份中文地图和简介。最好按照地图上标出的景点走,否则村里曲里拐弯、狭长的、迷宫般的小巷会把你转晕的。 沿着大路向上爬,路过被称为“尼采之路”(Chemin de Nietzsche)的小径终点,来到埃兹村的古城门口。从山脚下到半山腰的埃兹村有条小路,尼采在1883年12月至1884年4月间经常往返于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从沿途的景色和南法的特有的气候中得到诸多灵感写出了他著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中的一章,这些都是看资料才知道的。因为对高深的哲学缺乏兴趣,所以这本书也从未拜读过。 挂在村城门口(绿圆圈)的埃兹地图,红线是“尼采之路”,红色三角是埃兹村的世纪广场(Centenary Square),地图中间是村教堂高高的钟楼,山顶的蓝圆圈是具有异国情调的花园。 地图右下角为埃兹村的盾徽,它代表着埃兹的武器:一只凤凰栖息在一根有着神奇魔力的骨头上,有“死亡,重生”(In Death,I am reborn)的寓意。 古城门,作为埃兹村抵御外来侵略的第一道屏障,城门前原有沟堑和吊桥,后被填平。城门旁原来的卫兵室现已变成小卖部。由城墙包围着的山顶上曾建有一城堡,1543年被红胡子海盗巴巴罗萨.海雷丁帕夏(Hayreddin Barbarossa,1478-1546年)占领,16世纪中叶又成为了萨伏依王室(House of Savoy)的领地。 古城门前的广场是埃兹的世纪广场,用以纪念埃兹村的回归。1860年4月16号埃兹村的村民在忏悔教堂中投票决定是否归属尼斯,177名选民中有133人投了赞成票。 进了城门是村中主路,我们没有沿着主路走,而是拐进狭窄的小巷向山顶爬去。石阶、石墙、石房,完全是中世纪的风格。 大块石头砌成的屋墙和小碎石铺成的石板路,路的中央留有一排水沟,以确保雨天水能顺着沟流走。 古老的街灯和爬满绿藤的窗户 漫步于村中小路,感受着夏季地中海灼热的阳光,它照在种满花草的残墙上,照在带有生铁铸成的花式门窗上,照在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石屋上。 开心小猪,看过几篇游记,几乎每个人都留下了它的“笑脸”。 小店橱窗上别致的装饰-鸡鸭同唱 继续沿着狭长的中世纪街道向山顶走去,街两旁的时装店、纪念品店、餐厅、酒吧、旅社一个挨一个,古朴的村落现在商业气氛越来越浓了。据记载现在埃兹村还住有2700多居民,可一路上没到见几个当地人,满大街上游荡的都是观光客。 街两侧没走多远就有一家服装店,卖得都是些无名的服装,不打算买也就没进去问价。看这家,把台阶用来当货架摆鞋了。 除了服装店、纪念品店偶尔还能碰到小餐馆,三明治、沙拉、饮料、甜点、披萨等都有。树阴下的餐桌是午餐和休息避暑的好地方。 交织错落的小路遍布村中,稍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 走走停停地爬了半小时,这是山顶植物园售票处前的小餐馆。山顶上的古城堡现已改成热带植物园,门票5欧。以前看到一些攻略上说,到埃兹一定要进这个植物园,那里有“无敌”的海景。埃兹除了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蔚蓝海岸沿线最佳的观景台。 让我们一同领略地中海浩瀚的海水和湛蓝的天空吧。 更多照片请访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66845234_0_1.html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51808-r1338663-journals.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