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ZT)大余梅关:古道上的艳锁 |
[游记](ZT)大余梅关:古道上的艳锁 |
2008-05-22 sina.com.cn |
梅关、古驿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曾在梅关古道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现在,当年陈毅活动过的地方,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梅岭红梅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独特自然景观,又有“梅国”之美称。现北麓半山仍竖立清代“重来梅国”赭红石碑。 大余梅关位于大余县以南偏西10公里的梅岭隘口,亦称大梅关。秦统一全国,始在大庾岭设关,名“横浦”,派兵戍守。旧关早圮。唐代新辟驿道。宋嘉佑八年(1063),南安知军蔡挺筑关楼于其上,立石表云“梅关”。梅岭在古代亦称为《大庚岭》,高300多米,居五岭之首,海拔746米。古时称塞上、台岭、东峤、连溪山,相传西汉庾胜将军奉汉武帝令统率大军驻此以征战南越,庾将军岭下筑城,岭上建寨,且岭形似禀庾(粮仓)故又称庾岭、大庾岭,为五岭之一。梅岭有一条石道可让人登上岭顶。这是古代有名的一条官道,早在秦代便已具雏形,梅关是梅岭上粤赣交界的一个隘口,秦时在此设关,叫梅关;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广东的张九龄奉诏开凿,路基宽约5米,可让大型马车通行。 自此梅岭山隘便成为中原和南粤之间交通的重要驿道,也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地势险要,地理位置重要而著名。它既是古战场,又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点头过的地方。梅岭顶部的梅关,自古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70101010084lj.html4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