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票/供应商票面价优惠价供应商支付方式操作
第5窟为“大像窟”,因而形制与云冈早期洞窟相同,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北壁置隧道为诵经道。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该窟壁面东北隅因山体渗水严重而多有风化,南壁和西壁则保存较好,显现了北魏雕刻艺术之精妙,南壁窟门与明窗间列龛两排,上排为八个圆拱龛,下排为八个lu形帷幕龛,龛内均置坐佛,齐整有序,威严肃穆。在南壁上层东西两侧,各雕有高浮雕大象负驮须眉座五层瓦顶出檐佛塔,设计巧妙,雕刻精美,是云冈石窟佛塔雕刻的精品,也是...
第5窟为“大像窟”,因而形制与云冈早期洞窟相同,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北壁置隧道为诵经道。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该窟壁面东北隅因山体渗水严重而多有风化,南壁和西壁则保存较好,显现了北魏雕刻艺术之精妙,南壁窟门与明窗间列龛两排,上排为八个圆拱龛,下排为八个lu形帷幕龛,龛内均置坐佛,齐整有序,威严肃穆。在南壁上层东西两侧,各雕有高浮雕大象负驮须眉座五层瓦顶出檐佛塔,设计巧妙,雕刻精美,是云冈石窟佛塔雕刻的精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第5窟有多达39个附洞,编号分别由5-1至5-39。洞窟多为晚期开凿,但造像艺术水平却不乏云冈石窟中的精品。现重点介绍两处:
编号5-11的洞窟位于主洞明窗西侧第一层,尖拱式外壁,窟楣中雕坐佛。窟内东西宽1.3米,南北进深0.9米,上下高2.1米,东西北壁各开大龛,北壁坐佛褒衣博带,衣摆皱褶繁缛而下垂至地面(这种造像风格在云冈以后开凿的石窟中常可见到),面容清秀,显得异常俊美。窟内雕刻还有两处值得一提。一是窟顶平格内雕刻了演奏埙、筚篥、排箫、横笛、毛员鼓、羯鼓的8个飞天乐伎。身材修长,飘带翻飞,是云冈乐伎雕刻的精品之一。二是南壁窟门两侧对称雕刻了“逾城出家”和“乘象投胎”的佛传故事画面。三是保存完好的地面团莲雕刻。由于该窟距地面较高(约为6米),很少有人践踏窟内地面,成为云冈石窟唯一完整保存的北魏洞窟地面的团莲雕刻。
编号5-12的洞窟位于主洞明窗东侧第二层,严格地说,这更是一个雕凿在外壁的佛龛。此龛的佛像头高45厘米,肉髻高耸,长眉细目,鼻梁高直,两翼分明,嘴角两侧上翘,笑容微微显露,身体前倾,晗首视下,蕴藏了极大的智慧与宽容。此为云冈石窟的晚期造像,其雕刻成就异常突出,具有这些特质的作品显然是成熟透了,也极为复杂,要达到这种程度,绝非在一朝一夕发挥一个艺术家的才能所能完成的,它意味着前人的努力,是以更早期的艺术家那艰辛的尝试为前题的。
第5窟清代木结构窟檐一层西侧存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700余字的“重修云冈大石佛阁碑记”石碑,东侧存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600余字的“重修云冈寺记”石碑。窟檐外东侧存清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1300余字的“重修大佛寺碑记”石碑,西侧存蒙文石碑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