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全站头部广告--手机版) |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作为2019年客车行业盘点系列的最后一篇,笔者对一个十分小众、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市场,也就是专用客车进行盘点。
如果划定一个范围,专用客车是指用M3类载客车辆改装而成的各种5字头专用汽车,相比身边更常见的N类载货汽车,或者M1、M2类的微面、MPV、轻型客车们,M3类的大中型客车在“改装”领域并不那么抢眼,但作为一种空间体积和载重能力更大的的客厢式车辆,专用客车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一面,本文也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完成2019年客车市场的最后一块拼图。
值得注意的是,“专用客车”其实是一个专有名词,根据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这是一种“设计和制造上用于载运特定人员并完成特定功能的客车,如专用校车”;也包括“装置有专用设备或器具,座位数(包括驾驶人座位)超过9个的专用汽车。”也就是说,专用校车其实也是“专用客车”的一种,但笔者已在上一篇中对其进行盘点,故本文也更多聚焦于后者,也就是5字头的专用汽车部分,请读者周知。
专用客车市场与产品简析
近三年,国内专用客车市场始终在4千辆上下波动。2017年为3700辆,2018年达到4700辆,而去年则在3600辆水平,在2019年的整个客车市场中只占有2.6%份额,应该说是“边缘市场”。其实早在本次疫情之前,国内就有一些客车企业提出专用客车是一个有待开拓的“蓝海”,是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但如果从实际的市场容量来看,专用客车“这点销量”实在支撑不起行业的庞大梦想,至少是需求有限的无从发力,着眼点还在放在M3客车以外才好。
专用客车本身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客车产品,因此时令性也不是特别明显。大致看来,2017-2018年都呈现与年底传统客车高峰期重合的现象。但在2019年则有一定改观,全年四个季度基本维持了各自1/4的平衡。从各月份走势来看,专用客车全年12个月份“6上6下”,最高峰为一季度的1月435辆和3月的446辆,最低值也出现在一季度的2月135辆(春节假期所致),其余月份大多维持了月均销量300辆的水平,综合来看也是一种不错的“调剂型产品”。
与传统客车不同的是,专用客车由于使用性质多样、参与竞争者众多,加之数量较少、分布地域极其广泛,而且频有偶发性事件出现,因此也不适合传统的分析维度。笔者经考虑后,决定以使用性质和产品结构进行市场划分,对具体的车辆品种和细分产品进行阐述。
我们来看一下各大品类专用客车的分类方法,由于行业并无统一原则,每个数据分析人员可能都有自己的方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笔者也提出一种自用的分类方式,即根据产品的使用对象分为以下六类:
1、载货类:也称物流类,主要指客厢式的厢式运输车、冷藏车等,最容易识别,几乎清一色的是6米中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初有200余辆一汽CA5041XXYBEV22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实现销售,分布在大连、青岛、天津、西安、武汉和成都6个城市。由于属于城市物流车,这也是专用客车中不多见涉足新能源的领域。该车并非采用货车的分体式全冲压驾驶室,而是与客车的玻璃钢覆盖件扣装三类底盘更为相似,因此也将其视为客车中巴类的一种。不过近期该车配装的江苏智航电池因质量问题而大批量召回,该型号是否受波及尚不得而知。
2、医疗类:主要指体检性质的专用医疗车,而不是用轻客改装而来的院前救护车。客车产品在医疗车的占有率尤其高、甚至达到垄断地位,也是得益于能搭载大型设备的“大空间”所致。
3、商旅类:主要指商务、休闲类车辆,即商务车和旅居车。由于更多是私人或非营运客户消费,与常规的商用车辆有一定差异,故单列为一个品类。
4、服务类:主要指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商业服务的专用车辆,例如商业宣传、展示车,驾校的教练车,生活的餐饮、售货用车,文化性质的图书馆车、流动实验室车,或公共卫生性质的厕所车等。
5、军警类:这也是容易识别的一个品类,主要指特殊用途的执勤或公检法专用车辆,例如囚车、运兵车、宿营车等,另外具有相对固定使用群体的指挥车和通信车也纳入其类。
6、工程类:这是专用汽车中最为庞杂的品类,主要是指各种用于承担专项作业用途的汽车,使用环境可以是城市,如电力工程、电视转播,也可能是沙漠、油田等非道路领域,更具备“特车”的性质。
按以上分类方法,可清晰识别出六大品类近年的市场表现。载货类大致保持1/5份额,相对稳定,医疗类也一成有余。商旅类随2019年市场整体增长而有所放大,达到17%。服务类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尽管去年有一定缩水,但依然保持第一大专用客车品类。军警类是特殊的一类车辆,随着国家重视安全,此类车辆需求也在快速放大。工程类始终是专用客车的主要品类之一,去年占比达1/5,如考虑一些不上牌的非道路车辆,市场容量可能更大,但由于涉足的车企不多,很多机械设备厂家也加入战团,是其特殊之处。
首先来看载货类专用客车。对于载货用途而言,其实这是N类货车的老本行,即使在城市范围,各种轻卡、微卡,或者微面、轻客也都是个体的首选,所以客车类厢货只在一些重载用途,或者进城有限制条款的地方有销售记录。2019年,除了部分纯电动外,柴油的客车类厢货共销售438辆,与百万辆级别的货车相比,只能是“沧海一粟”的点滴补充。
此外,长沙梅花同心客车生产的大型零担客车也有3辆记录,分别销往江西赣州、山东泰安和湖北荆州,实物也多次被人目击到。其实这是一种使用6×2货车底盘,扣装客车车身的产品,不同于常见的载货类N类重卡车辆,这种具有更大驾驶室空间和12.5吨载重能力的特种车辆,在某些极其特殊的领域其实更有契合性,此所谓“需求产生可能”吧。
再来看医疗类专用客车。前文提及这是客车垄断的领域,尤其清一色是座位结构的车型,其以更充裕的空间、更适合载客的性质更受市场的喜爱,因此诸如采血、体检等非院前急救系统车辆也基本会选用M3类客车。2019年该领域共销售460辆,由于医疗设备相对精密、具备高价的特点,因此看似市场销量不大,但在销售额贡献上也有显著作用。不过这种市场结构也告诉我们,公交型或中巴型企业其实很难在医疗类专用客车领域有所建树,本身市场就已全面倾向于座位客车,而行业的“非公交垄断”特性也使得客户更愿意相信经过批量检验的成熟车型,不光看到人家的“真香”,也要思考一下客车各领域格局形成的主因。
商旅类专用客车共销售606辆,六成为商务车、四成为旅居车,主要是中巴类产品,也就是各种6米和7米的考斯特。而10吨以上的重型座位客车,则一共只有15辆记录,主要包括7辆福建蓝海利用金旅凯歌改装、销往江苏南京的FLH5150XLJ,宇通、大金龙、海格、金旅和福田也都有零星记录。房车行业的A型房车是最豪华的一种车型,也是“开张吃三年”的典型,这种似乎具有投机特性的产品,也始终“以销定产”、在商旅行业保有一席之地。
此外,商旅专用客车很多时也作为他用,例如笔者就亲见过移动图书车,以及用于移动售楼接待的售楼车。作为一种大型移动空间载体,客车比货车更具有载客车辆的特性,因此具有方舱属性的商旅车辆也就成为“多用途”的最好选择,这也是商旅汽车不仅局限于商务或旅居用途的一个实证。
服务类专用客车共销售825辆,但其中七成都是教练车,此外数量较多的有宣传车、厕所车和图书馆车。其中宣传车近年广为人所见,主要是各种商家进行路演流动宣传展示的专用车辆,厕所车则是流动公共卫生领域的专用车辆,在大型文体活动、商业集会时有重要作用,图书馆车则主要是国家文化部门用于图书下乡的专用车辆,也具有一定的“关系特色”。
2019年国内专用教练车共销售579辆,虽然同比略下滑5.5%,但依然是最大的细分专用客车品种,也由此产生了很多以此为特色产品的车企,除了宇通外,还有东风特汽、西安骊山等。近些年,教练市场更流行客车和卡车结合的通用型考培教练车,主要是基于中型前置座位客车进行改制和变型,轴距设置上与卡车也多看齐,具有一车多用的特性,很受驾校欢迎。另外,一些培养A3驾照的公交驾校多采用9米级公交车辆、或者老旧车辆进行驾培,则不在上述统计范围。但由于如今的城市车辆基本是没有档位的新能源,传统的手动挡能否模拟这种“自动挡”不得而知,但从缓解司机驾驶强度来看,MT必定成为过去式。
军警类主要是执勤或公检法车辆,从细分品种看,囚车、运兵车、指挥车、通信车销量都较大。其中:中巴结构车型销售187辆、占比六成(含部分长头校车结构),一些20座级别的运兵车辆也很受欢迎;座位结构车型销售114辆,占余下的四成,在宿营车方面则占有绝对优势,在囚车领域与中巴齐头并进,在指挥、通信领域则是轻客的重要补充。
最后来看一下专用客车最庞杂的品类——工程类,全年销售747辆、占比1/5,主要品种有检测车、工程车、仪器车和试井车。作为真正的工程性质车辆,工程类在诸多领域都有出镜,不论是城市范围还是石油、沙漠等非道路领域。主要是中巴结构车辆,销售490辆、占比65.5%,其中销量最大的的检测车,主要是宇通T7,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领域。其次则是特种结构车辆,销售238辆、占比32%,主要是东风特汽超龙客车的各种特种系列车辆,这也是其在客车行业的“独门绝技”。另外近年流行的“移动充电宝”电源车,开始出现用纯电动公交车进行改制的倾向,例如南京金龙、中通客车等。但从整体来看,此部分专用客车则是N类货车类工程车辆的补充,读者也应清楚这一点。
后记
至此,笔者利用十篇文章,为2019年客车行业系列话题画上了圆满句号。笔者所及的领域,既包括宏观环境、行业格局和竞业信息这些产业分析话题,也包括对公交、营运(客运旅游)、非营运(团体通勤)、校车和专用客车这5大细分领域的盘点,从市场和产品两个维度,完成了2019年中国客车的全景式扫描,试图为行业留下一份系统的资料。
2020年至今,客车行业仍在年初疫情后的元气恢复中。由于不饱和的订单需求,各大车企也多处于萧条状态。但在笔者看来,客车行业的这种低迷并非“世界末日”,其原因如下:
1、根据交通部官方统计,目前依然有27万辆、将近四成占比的城市公交需要更新为新能源,而这至少要行业用3-4年时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城市公交远未到所谓的“饱和期”,而且依然属于大有可为的领域。在氢能时代来临的前夜,公交市场的未来更被看好。
2、从交通运输行业宏观来看,纵然各行各业都存在因人口总量下降而产生客流下滑问题,但“车头向下”的“大改小、多改少”,也使得车辆在维持数量净值的同时,可以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来实施变革。例如,此前的2辆12米90人公交客车,可以调整为10.5米80人+8米50人+6.6米35人各1辆的产品方案。或者此前2辆12米56座客运车辆,可以调整为10.99米49座+8.9米39座+6米19座各1辆,这不但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座位排列组合方案,在司机驾照选择上也有更宽裕空间。因此在这个“面子已无法决定一切”的时代,车辆小型化是适应客流减少、解决上座率低下等问题的有力方案,并是促进客车行业复兴的有效方式。
3、总体来看,现阶段的城市车辆已成为国家着力发展新能源的重点领域,不仅是城市公交,非营运的团体通勤车辆或城市旅游租赁车辆,以及客车外的城市物流电商配送、邮政、市政环卫等货车、轻客或微面产品,也都再次被提上日程。近期工信部组织召开了城市物流车换电模式研讨会,国家下一步想重点解决的领域也可见一斑。作为更适合纯电动的领域,城市车辆这个概念才是可以被长期把持的领域,因此对于客车行业而言远不必嗟叹,未来行业还将做进一步的调整,进而迎来新一轮的复兴时期。
综合来看,客车行业的短暂低迷其实是行业波动发展的历史路径所致,不宜妄自菲薄,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如今,向年轻一代的需求靠拢,迎合他们的购车和出行习惯,灵活组织交通工具搭配,是客车行业未来的发展之道,也是在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得以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十三五”时期即将过去,面对更具变革性和挑战性的“十四五”,中国客车行业更值得期待!(完)
图/文:C3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全站尾部广告--手机版) |